白岩松:
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嘉宾,来帮着我们进行更加专业的复盘。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教授陈卫东,陈教授你好。
陈卫东:
您好,主持人。
评论员 白岩松:
首先陈教授,我们要先来看今年1月1号实施的新的《刑诉法》,它这个第一章十四条上面说“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从这条来看,您怎么看待这次薄熙来案的一个公开庭审的一个过程,他的权利是否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保障。
陈卫东:
我们大家通过官方微博都看到了,这一次济南中院在庭审薄熙来一案中,采用了公开审理的方式,而且是采用了微博直播的方式。那么在庭审中法庭很好的保障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诉讼权利,贯彻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包括主要的关键的证人出庭,所以我认为整个庭审中是规范,是有序的,也是非常的成功。
评论员 白岩松:
陈教授,其实说到这个相关的证人的时候,你看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数据,相关的数据在这一次公开庭审的过程当中,五天的公开庭审,受贿罪主要证人是15人、贪污罪主要证人6人、滥用职权罪主要证人14人,而且这个证言当中有声音、有画面、有文字的等等比较全。但是也有两点大家会去谈论它,第一个比如说涉及到他的证人唐肖林时候说他本身也是收了250万,他是犯罪,他能作证吗?第二个,薄谷开来在之前的故意杀人案庭审的时候说他有精神障碍被认定,那么有精神障碍可以作证人吗?你怎么看待大家的这两点疑问?
陈卫东:
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证人的资格问题,唐肖林作为行贿人,他的案件中他是作为一种直接的参与人,也就是了解案件事实的人,作为证人来出庭的作的证。那么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被告人的口供,他们是一种证据,那么不是共同犯罪的同案被告人,那么行贿人他就是一种证人,所以不能因为他实施了犯罪、实施了行贿,他就不是证人。薄谷开来作为薄熙来的妻子,她了解案件实施的人,尽管她是他的妻子,但是在我们国家,证人作证不因为有利害关系而免除他的作证资格,我们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不能强制他到庭作证,但是他可以采取其它的方式,是这样的。
评论员 白岩松:
那之前关键是涉及到她在故意杀的人案,她会被认定有精神障碍,这一点不影响吗?我们对她的这个证言的这种,是不是也有这种精神障碍所导致的因素呢?
陈卫东:
这个薄谷开来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关于她的精神状况,当时的司法机关已经做了司法的鉴定,鉴定表明薄谷开来患有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精神障碍,那么这样的一种精神障碍,对她本身的身体没有影响,但是她的控制能力减弱,也就是说减弱的时候,她是富有这个完整的这样一种刑事责任能力,具备这样的一种刑事责任能力,不影响她的作证。这点在法庭最后的判决之中做了分析,并且从她作证时的表态、神态、语速、逻辑这些可以清晰的看出她的精神障碍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