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要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优势,在保护传统村落特色、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资源特色提出合理的利用方式,适度发展特色旅游观光等富民产业,为村落提供“自我造血”的动力与活力。
“保护工作要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保护与民间文化有关的文化场所、物质载体及生产生活资料,另外结合全省城乡人居环境的提升,围绕有效改善乡村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染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消防、防灾避险等必要安全设施。”
加强古木古文物保护
名木古树及古建筑的保护也是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一大重点。
据统计,云南共有32000株古树,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树有1300多株、700年以上的古树有900多株。
“传统村落名木古树的保护,要结合古木的实际情况,分株制定保护复壮方案,经普查发现的濒危名木古树要重点加以保护和抢救。” 罗应光说。
同时,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坚持“修旧如旧、新建如旧”的原则,统一编号进行挂牌保护并实施动态监控管理,保护好传统乡村景观。
“我们要吸取独克宗古城的教训,把古建筑的消防防护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要加强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研究和传承、修缮与恢复,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发生火灾时对建筑的损坏程度,保护好古建筑的风貌。”
除此之外,在保持传统文化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的前提下,下一步的保护工作将有序的推进农村危房的改造,建立健全传统村落农村危房的改造体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让传统村落保护的成果真正惠及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