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实三大文章,马龙消防逐级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构建完备的责任体系。针对春季是火灾的高发和易发期,积极提请县政府,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采取责任具体化、层层抓落实的措施,狠抓各项防火安全落实,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齐全的保障体系。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提请政府将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村电网、农村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点建设项目,合理划分消防安全区域,切实加强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纳入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加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构建完善的火患整治体系。大队结合当前开展的“清剿火患”战役行动,积极联合派出所、各乡镇党委、村委会组成检查组,深入农村地区潜藏的火灾隐患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杜绝雨过地皮湿、走过场的现象,确保农村和社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抓出成效。
以强化三支队伍为基础,马龙积极推动政府不断充实专职消防队,并按照事业编制保障队员待遇,同时对专职队营房、车辆、器材、日常办公经费予以财政保障。按照农村志愿消防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全县8个乡镇分别成立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伍,并为每支队伍配置1台手抬机动泵、2盘水带和2支水枪,为部分规模较大、人口密集的村购置消防车,形成“村村都有消防队”的力量格局;同时,大队积极发挥派出所点多、面广辖区情况熟悉这一优势,积极发动派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对农村“三堆”(草堆、粪堆、柴堆)进行整治,对“三弱”(文盲、老幼、残疾人)进行重点监督和培训,及时做好灭火自救,切实提高农村火灾自救能力,据统计,派出所开展消防检查6次,拆除违规电路2000余处,治理“三堆”1000余处;此外,大队以村、两委培训为契机,积极动员村委会成立村民自防自救小分队,开展包点包片的督查、巡查和看护,督促各村及居民落实农村防火措施。将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自检自查,“常管理、常巡逻、常检查”,对村民私拉、乱接电线、乱丢烟头火种、柴草乱堆乱放等各种行为进行教育并督促改正,真正提高农民火灾自防自救的能力。
工作中,马龙消防积极搭建三大平台,充分利用固定宣传点深入社区、村镇的优势,重点抓好消防安全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将消防课堂搬上街道、农村,通过制作消防知识展板、展示消防器材、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安全培训等多种形式,将防灭火知识、安全疏散技巧向广大村民进行全面普及;结合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薄弱,不断加大农村消防宣传频次,在主要道路、村口等地点设置消防宣传标牌和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彩页,播放宣传短片,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满足视听觉的同时,认识消防、感受消防。同时,大队将消防宣传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用品中,制作5000余件水杯、钥匙扣、纸牌等纪念品,强烈吸引群众眼球,让消防渗透力进一步强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手段,扩大农村消防宣传的辐射面,借助公共娱乐场所、旅馆、饭店、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里的广播电视播放农村消防公益广告,切实把消防安全知识融入群众生活之中,真正使消防安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截止目前,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悬挂标语10余条,举办培训班2余次,电视曝光火灾隐患5处,全面夯实农村消防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