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顶寺上香的信众络绎不绝 都市时报记者 杨海冬
“闭门谢客”次日,所有寺院恢复对外开放 都市时报记者 赵孟
山门外的香火街多由当地人经营■ 都市时报记者 赵孟
各种功德钱、香火钱,都是鸡足山的收入来源 ■ 都市时报记者 杨海冬
鸡足山大门口,公示栏上的收费标准 ■ 都市时报记者 赵孟
“闭门谢客”事件虽被迅速化解,但鸡足山佛教协会与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的矛盾依然存在。事件背后,既有鸡足山旅游开发多年来留下的积怨,又有对未来进一步开发的担忧。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鸡足山21座寺庵的住持终于还是坐不住了。
2月9日,农历正月初十,鸡足山所有寺庵集体闭门,对外称“七天专修”;与此同时,山上两条香会街的27家商户也闭门谢客,食宿均不对外营业。这直接导致上山的游客无处敬香、无处吃饭。“香火月”的异常状况很快通过网络扩散,引发外界关注。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点破了问题的症结,将矛头指向旅游公司对鸡足山的过度开发。
来自现实和网络的压力汹涌而至,慌乱中,宾川县政府迅速做出应对之策,当天中午就安排人员和寺院方协商。第二天,原本计划“专修”7天的寺院又重新恢复开放,香会街也重新营业,鸡足山重归宁静。
但都市时报记者走访了解到,鸡足山佛教协会和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的矛盾依然存在,隐蔽的拉锯仍在进行。一系列事件的成因,既有鸡足山开发多年留下的积怨,又有对未来进一步开发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