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绿春,听到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013年总投资1200万元,组织实施的跨年度省、州整村推进项目,使80个自然村4352户两万余人受益;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60万元,建设扶贫安居工程项目,让9个乡镇560户群众受益;黄连山地区综合扶贫开发项目投入资金已超过两亿元,已完成整个项目总工程量的106%……
改善民生,幸福是核心。随着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实施,一件件惠民实事,一组组幸福数据,为绿春县23万各族群众端上了一道道“民生大餐”,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关爱民生“政策暖阳”的“温度”,更显示了绿春县委、县政府确保全县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决心。
立足发展破解“民生之困”
老普寨是绿春县骑马坝乡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山高坡陡,“出行难”一直困扰着当地村民。同时,也制约该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普云宝说,路修通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们通过种植胡椒、茶叶、橡胶等,逐渐走上了富裕路。昔日的土基房、茅草房变成了一栋栋的小楼房。
老普寨仅是绿春县立足发展破解“民生之困”的一个缩影。
受生产发展条件所限,2010年之前,绿春县还有万余群众居住着茅草房和杈杈房,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难题如何破解?
2011年,省、州、县有关黄连山综合扶贫开发政策相继出台,政策规定:开发必须“坚持统筹规划、以人为本,保护与开发并举,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实现“黄连山深度贫困群众根本解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目标。
在为期3年的黄连山综合扶贫开发中,绿春县在解决群众生存发展问题的同时,把改善居住条件,扶持发展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该县在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兴修农田水利等过程中,挑选出一批新型文明、民族团结示范村,实行先建和先改造,用示范作用带动整个片区建设。3年来,除投入3700多万元资金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外,先后投入6600多万元资金,建设卫生蓄水池7座,铺设进村道路和人畜饮水主管道260多公里,完成2845户困难群众的安居工程建设等。此外,为达到生产生活方便的要求,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还建盖了一批卫生室、学校、党支部和村“两委”活动室、篮球场、文化活动广场和农村集贸市场等。
据了解,至2013年10月,黄连山综合扶贫开发已累计完成投资2.12亿元,占计划数的107.6%。扶贫开发3年来,数百个村的4.8万名群众受益。
壮大产业开启“富民之门”
绿春县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总体要求,围绕“12345”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四个翻番”“两个倍增”计划,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项目申报、项目投资为重点,促使一系列关乎全局、普惠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绿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发展绿色产业视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要求和州委、州政府“建设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区域分工,根据县境内不同的海拔区域和气候特点,分别发展橡胶、胡椒、茶叶、八角、石斛、速生丰产林、草果、龙胆草等绿色生物产业。同时,有针对性地引进或扶持生物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绿色生物产业效益。目前,全县绿色产业已发展到130多万亩。在水电开发方面,先后引进北京大唐公司、国电云南公司、红河交通运输集团等水电开发企业,建成了戈兰滩、土卡河等大中型水电站,现在,水电产业已经成为绿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如今,绿春县的特色农业已从零星分散到规模发展再到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从传统粗放种植迈向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从有产品无品牌到“绿字号”特色产品成为农业新标签。培育了以橡胶、八角、核桃、胡椒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木,以石斛、黄栀子、龙胆草等为主的中药材,以杉木、巨桉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以及以草果为主的林下经济作物,绿色产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占60%。
近年来,绿春县委、县政府着力推进重点项目之一的生物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已有5家企业入驻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多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50万元。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园区要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完善,创新创业氛围浓郁,竞争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协调的现代化工业园区雏形,成为带动和辐射绿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从无到有的生物产业园区是绿春县改革创新的成果。
平安绿春构筑“和谐家园”
“我来绿春做生意已有10多年,除了看上这里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外,还看上绿春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使我下定决心要长期把生意做下去。”从外地来绿春做茶叶生意的张志春说。
平安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是社会和谐的风向标,没有平安、和谐,民生幸福无从谈起。基于此,绿春县精心构筑了一张坚实的“平安网”,让群众在“哈尼家园”里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有安全感。
绿春县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153公里。边境安宁,则绿春平安。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县要把维护边境安宁、稳定作为头等任务来抓。该县不断进行机制创新,丰富创建“平安绿春”新内容,全力打造爱民固边示范县(乡镇)、民族团结示范县(乡镇)、民主法治示范县(乡镇)。在深入推进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中,绿春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绿春县以“激活小细胞、促进大平安”理念创建“平安绿春”,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细胞工程,拓宽平安建设覆盖面;着重以构建“警官任村官”边境农村治安防范模式为载体,深化“爱民固边”战略,推进平安边境活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收到良好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