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谎灾?,在低端、传统的基础上,无现代可言,现代农业的建设需要实力。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构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的农业基础,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战略构想,决定在蒙自、开远、弥勒、泸西、建水、石屏6县市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产业优势等条件最好的区域,连片成带规划建设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红河农业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意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样板区,发挥红河优势,建设“红系”农业产业集群,打造“红河高原特色农业”品牌,通过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全州现代农业发展,在沃野上筑起“跨越发展之桥”。
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分布在蒙自、开远、建水、石屏、弥勒、泸西6个县市,共13个片区,涉及22个乡镇和一个农场管理局,共有70万人口在该区域内生活和生产。示范区建设以“红河特色,云南样板,全国示范”为目标,围绕效益优先、生态安全、规模集约、竞争性强为定位,坚持“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算账调结构,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大原则,发挥“强基固本、统筹城乡、进二带三、兴州富民”四大作用,突出水、电、路、产业结构调整、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五个重点。着力在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产业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应用、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园区建设、智慧农业发展、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十个方面进行示范。
在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中,我州将全面实施喷灌、滴灌、管灌高效节水工程,建成全国高效节水示范区,示范区内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型??蒲Ч婊?、整合项目,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高稳产农田建设。整合资源,多元筹资,形成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现代园区交通网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打造红烟、红酒、红果、红菜、红木、红药、红米、红糖、红畜“九大红系”品牌,构建具有红河高原特色的品牌体系,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生态养生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打造农业综合体,拓展农业的综合功能,促进三次产业在示范区内的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的潜力,培育更多更强更具活力的领军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庄园经济、种养大户等与农户的多种利益的有效连接机制,形成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以及经营主体之间深度融合发展。
为确保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州委、州政府将在13个片区中重点打造“六大样板”:泸西大中河片区,弥勒竹(园)—朋(普)片区,开远大庄—羊街片区,蒙自草坝—雨过铺—新安所片区,建水羊街片区?;ㄉ?0大基地:中国重要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灯盏花原料生产基地、云南省最大的外销蔬菜生产基地、云南省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云南省最大的绿色观赏苗木基地、优质家禽基地、优质牛羊基地、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优质奶源生产基地和饲料生产基地;建设12个农业产业园区:开远苗木园区、蔬菜园区,蒙自石榴园区、蔬菜园区,建水石榴园区、葡萄园区,石屏杨梅园区、蔬菜园区,弥勒葡萄园区、蔬菜园区,泸西高原梨园区、蔬菜园区。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产业体系、人才与科技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建设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示范区内的每个县市都可以有所作为,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既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红河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是红河经济的底色,要把脉红河经济的律动,离不开对农业的观察与深思。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展望,州委、州政府正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对农村现行经营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探索,其昭示意义远不在其本身,更重要的是,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一个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我们坚信,有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我州现代农业发展必然会驶上快车道,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四季变换中,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缤纷色彩将会把红河北部点缀得分外妖娆,映衬出的将是一派春意盎然、五谷丰登的兴旺景象,现代化之桥正延伸向更辉煌壮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