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凌晨,黄伟运载到粤的娃娃菜,抵达了深圳最大农产品批销市场——平湖海吉星物流园。他告诉记者,一般到早上7点,这些娃娃菜将全部批销完,每斤售价不会低于1元。
这一批销价格,相对于日前山东、河北的白菜,几分钱一斤都无法出售的景象,很多人显然难以理解。但在黄伟看来,这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只要把蔬菜运出云南的大山,没有不赚钱的,至少能够保本。他说,我在云南做了10多年蔬菜生意,不论是西红柿、甘蓝,还是油麦菜、西芹等品种,只要运到外省,哪怕今天不赚钱,明天也能赚回来,从来没有血本无归的时候。因为品质就摆在那点,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一边说话,黄伟一边走向刚买到手的保时捷卡宴,他准备去楚雄州元谋县,商谈一个占地面积达2000亩的现代果蔬深加工厂。黄伟说,此行是去联合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一起把当地的蔬菜产业做大,同时也壮大自己的企业实力。
据他分析,元谋是一个不得多得的天然温室,季节差明显,是云南省冬春蔬菜优势产区,可种西红柿、辣椒、洋葱、瓜类等品种,专门销往北方地区的冬春季市场。但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加工、包装手段,原本可以卖5元一个的西红柿,最后不到1元钱就出售了。
通过多年的发展,云菜在种植品种、产量、质量、市场竞争力和整体效益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生产基地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云菜单产低,产后处理薄弱,附加值低。
程达认为,云菜要形成品牌,发展思路和行动抉择,决定了未来的路有多宽广。按发达国家的经验,蔬菜产业的效益,生产环节只占25%,流通环节占42%,产后处理和加工环节占33%,因此云南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主要在产后。
而相比之下,云南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目前的包装仅为1/4,精(深)加工率不足10%,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不足2000个,会员人数不足全省菜农的10%,全省专业从事蔬菜生产、营销和流通的企业900多家,国家级龙头仅有2家,经营规模1亿元以上的企业不足10家,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规模都在1000万元以下,整体上“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水平低”,带动能力弱。
因此,在无论是业界还是专家,他们均认为,当下云菜产业需要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产业要由零散种植向区划、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力推进蔬菜示范园、示范基地、加工大户、品牌创建、流通服务体系、产品质量建设等行动,以提升云菜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云菜“出山”,黄伟看到的是一个富含商机的信号;而他的行动抉择是为鑫兴利公司的壮大在不断“加分”。
对话
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调研员程达
种业优先才能掌控“话语权”
程达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云南省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调研员。23日下午,就云菜产业发展的话题采访他,末了,他一再表明以“省政协委员”的身份接受采访。我知道,他不是冲着这个身份的荣誉而言,而是对这个身份背后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意。2007年,他对普洱茶的看法和制定标准时的定义之争,已让很多人对着这个老头肃然起敬,其率性、执着、追求科学敢于直言的性格,注定了他可爱又可敬的一面。
在程达眼里,云南的生物产业是个“富矿”,而蔬菜作为提升传统生物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关注了很久,提出“种业优先才能掌控云菜发展‘话语权’”的观点,并撰写提案建言献策。提案背后,他是如何考量的、对当下云菜“再创业”有何建议?
记者:是在什么背景下,激发了您对云菜发展的思考?
程达:蔬菜种子是云菜产业链的最高端。目前全世界有近1300座种质库,保存着各类作物种质资源共计610多万份,其中种子占90%。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是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而保存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最多的是英国,截止2009年底,就已保存来自55个国家的27651种、约50369份野生植物种子,并掌握其?;ず屠玫男录际?。这既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资源。
记者:种子资源真有那么重要?
程达:野生生物种质中包含了大量特殊、优异的基因,利用基因遗传资源就能能够极大地促进新品种选育和种子产业的发展,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墨西哥利用矮杆小麦,选育出“奇迹”小麦,使其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小麦出口大国;又如,我国利用野生稻的不育特性,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的水稻产量,使我国粮食生产获得突破性进展,并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因此,生物种质资源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谁拥有谁就具有主导权。
记者:现在云南种质资源?;ず涂⒗玫淖纯鋈绾危?
程达:云南地处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和珠江等6大国际、国内水系的源头或上游,是中国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绝对不能发展重、化工等工业生产,而利用生物种质资源和气候多样性,发展农业、林产业链高端的种子产业却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在吴征镒院士的倡导下,目前已建成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与英国“千年种子库”一样成为目前全球仅有的两个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先进保藏中心,被称作超级“生物种质银行”。为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生物种质资源战略储备。
记者:云南该怎样科学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库?
程达:云南具有发展种子产业的种质资源、遗传资源、气候资源三大优势。同时,云南拥有400多种已查明的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和216种栽培蔬菜,分别占全国的23%和52%,蔬菜种质基因材料和育种资源极为丰富,蔬菜种质资源中包含了大量特殊、优异的基因,这些遗传资源将极大地促进蔬菜新品种选育,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并进一步支撑我省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记者:当前云南的蔬菜产业与种子产业的发展是否相适应?
程达:目前,云南蔬菜研已销往全球5大洲30多个国家,以及国内146个城市,供港澳蔬菜占整个港澳市场的1/3,种植备案基地面积为全国第一。但云南蔬菜产业大发展却受制于种子产业。由于商品蔬菜种子绝大多数为杂交种,农民无法留种,故成为外国种业公司掌控云南,甚至中国蔬菜产业的“命门”。我们只有靠高价引进外国种子或购买品种权来发展蔬菜产业,名优特新蔬菜种子一直是云南蔬菜发展的软肋。建议省委省政府尽早对蔬菜种子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布局,充分利用我省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和栽培种资源,加快培育蔬菜育种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强大国际竞争能力的云南蔬菜种子产业集群。否则,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我省蔬菜产业难有实质性突破和跨越发展。建议整合全省乃至全国的科研力量在云南建设“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下属的“国际蔬菜研究中心”,并将其打造成昆明市第一张“世界名片”。
记者:如何建立“云南国际蔬菜研究中心”?
程达:建议充分发挥已在昆明建成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为发展生物经济服务的作用,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由国家和云南省共同投资,并争取获得“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批准,比照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方式,在云南建设“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下属的“国际蔬菜研究中心”。一是强化蔬菜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开展云南野生蔬菜种质资源收集及自主知识产权种子品种培育,打破外国公司对我国蔬菜种子的垄断。二是进一步丰富“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对各科、属、种野生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云南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和栽培种资源的深入普查和价值评估工作,为大力发展我省蔬菜种子产业和“育繁推一体化”奠定物质基础。
注:CGIAR是一个世界战略联合体,由国家、国际及区域组织、私人基金会组成,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其下属的16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分布于世界各地,基本上都建立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CGIAR支持的中心通过最先进的科学手段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减少贫困和保护世界环境。因此,建设“云南国际蔬菜研究中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