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也是泰州邻市吃芋头长大的。知道芋头不单是好吃,而且知道两千多年前《诗经小雅》就有“君子攸芋”的诗句,宋代苏东坡喜吃芋头做的“玉糁羹”,诗赞“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但记者却不知道它诸多的营养价值。
9月28日,“中国·泰州芋头集”开市仪式上,中国著名营养学家郑锦锋的一番介绍,让记者重新认识了芋头:芋头中富含数十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其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芋”香也怕巷子深。如此好的药食同功的芋头,如此独特的泰州芋香,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知道、闻到、享到?近年来,泰州市在芋头品牌的营销上,在“名”与“实”的形象打造上,泰州可谓是别出心裁,用足了功夫。
自嘲是个“芋头书记”的泰州市委副书记杨峰说:“研究芋头的人太少了,到现在还没有一本关于芋头的专著……我有志于此。”一些地方农特产品营销,光求“名”而忽略“实”。泰州人首先将“实”功做实——
品牌就是效益,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泰州推行标准化生产,对芋头的产地环境、产量构成、生产技术管理及采收作出规定。靖江市制定的《靖江无公害香沙芋》已申报成为江苏省地方标准,靖江香沙芋成为泰州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品牌化离不开产业化。兴化市一家龙头企业对水煮芋头市场调研后发现,市场前景很广阔,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无暇做菜,水煮芋头不仅是健康食品,而且吃起来非常方便。目前,包括兴化在内的有关县市区都正在致力于深加工开发。
农业品牌营销,产销对接是关键。泰兴市积极发展订单生产,主动参加各地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并在上海及苏南等地设立销售窗口,做到产销一体、增值增效。目前,香荷芋田头销价达到每公斤12元,亩均产出达1.5万元。
至于泰州芋头品牌扬“名”的思路、方法和诀窍,就举不胜举了。泰州芋香飘上辽宁舰、远望号,摄进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引入各大新兴媒体网站,推进各大城市酒店的“芋头宴”,端上城乡街道的点心、饭粥摊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