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 马学玲) 今年第二轮中央巡视工作即将启幕,10个巡视组将分别对山西、吉林、安徽、湖南、广东、云南、新华社、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三峡集团开展巡视。
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在北京作相关部署。他指出,要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聚焦重点,严肃认真开展好今年第二轮巡视。
“要不断探索创新,强化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王岐山在23日的会上要求。分析认为,与今年5月启动的第一轮巡视相比,此轮巡视更加强调对一把手的监督。
“这次抓一把手是抓到了点子上,非常准确、精到,抓住了反腐败的‘根子’。”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中新网记者谈到。
|
在竹立家看来,目前一把手权力过大、缺乏监督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从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多名高官身上就可见一斑。”他说。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也谈到这一点,他说,此举旨在从制度规范的角度,为一把手权力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探路,解决一把手权力滥用、失范、失衡等问题。当然,如何给一把手“减压”,也需要考虑。
“运用机动灵活的巡视工作方法,提高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抽査的针对性。”针对王岐山的这一要求,张希贤分析指出,这源于有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存在撒谎或不忠诚,这一要求能够使巡视工作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在23日的部署中,王岐山进一步要求,坚持做到领导干部担任过一把手的地方“下沉一级”了解情况,使巡视工作不断深入,提髙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查处的大批省部级高官中,很多干部是在之前担任地市领导期间出现问题。”张希贤说,巡视工作必须“下沉一级”,重点巡视,全面把握情况,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