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时间内即启动两轮中央巡视,引发关注。在张希贤看来,这是很少见的,中纪委正在前所未有地加大巡视力度,把巡视监督检查和震慑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
“一年巡视一次也好两次也好,从推进制度反腐的角度来讲,巡视制度以后要规范化、常态化。”在竹立家看来,巡视制度对推进反腐有非常重要的规范性意义,应将其视为反腐的基本制度之一,意在警钟长鸣。
值得注意的是,王岐山在23日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巡视组的责任问题。他指出,中央巡视组要切实肩负起发现问题的责任。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客观汇报就是渎职,必须根据情况追究责任。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巡视纪律就是政治纪律,绝不允许跑风漏气。
在竹立家看来,王岐山此番讲话表明,中央对巡视组寄予厚望。“如果巡视组本身不负责任、得过且过,那对于反腐工作而言则是非常重大的打击或损失。”
“如何加强巡视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党建责任制方面给予落实,是巡视制度进一步走向深入的政治保证。”张希贤对此分析指出。
新一届中共中央今年5月启动的首轮巡视工作目前已进入整改阶段,在第二轮巡视工作启动之际,王岐山也特别强调了关于运用好巡视成果的问题。他说,“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置,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报告中央纪委,选人用人上存在的问题要移交中央组织部,巡视结果要向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党组织反馈,加强督查督办。”
在竹立家看来,王岐山此番部署是对第一轮巡视的督促,也是对本轮巡视的要求,意在回应社会期盼,对提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和全社会的反腐信心非常重要。“也是让官员知道,反腐是动真格的。”
张希贤认为,王岐山的上述表述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巡视组回来后,对于发现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怎样向公众交代,可以说,这次中纪委给出了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