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农民需要,加快实施重点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努力完成2400万户改造任务。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和施工管理,落实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普遍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制定和推广农村垃圾污水分散处理技术标准。引导城镇市政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区域联动供水,推动县域垃圾污水统筹治理。
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拓展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推进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挂牌保护和监管制度。继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示范。开展优秀农房范例评选,推进农房特色风貌建设。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不能有等待思想,要主动开展整治工作。抓紧修订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立健全乡镇建设管理员制度,建立村庄规划协管员制度。村庄整治主要依靠村民的自力更生,依照规划,逐步开展村庄整治。要通过规划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同时靠示范户的先行先试,调动广大村民持续跟进治理村庄。
坚持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道路。
(本报记者高云才根据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录音讲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