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村居风貌,不搞城市常见景观
冷静面对“村庄整治”的突出问题,不以“城市思维”搞运动式建设
当前,我国“村庄整治”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片面理解城镇化,盲目撤并村庄建集中居住区,忽视农业生产特性、庭院经济和特色景观旅游资源保护,大拆大建。二是村庄整治项目时序安排不当,建了农民不需要的,缺了农民急需的,大包大揽,政府替农民作主。三是照搬城市方法编规划和搞整治,脱离农村实际,贪大求洋。四是运动式推进,忽视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急功近利。
因此,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应该着力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原则,有序稳步推进“村庄整治”。
尊重农村实际,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以村庄整治为主要内容,指导和支持各地村庄规划编制。扩大村庄规划试点范围,编制田园型、城郊型、传统保护型等不同类型村庄规划编制指南和优秀案例。
尊重农村特色,就地有序推进村庄逆向整治。坚持就地开展村庄整治,不提倡村庄合并、撤村并镇等方式折腾农民,利用市场机制引导贫困人口有序自然转移。浙江经验有一条,“城市有的,农村也要有”,这不是指城市的高楼大厦,也不是指宽马路大广场,而是指路平、灯亮、水净、公共服务好等方面与城市一体化。要推行以逆城市化景观的方式整治村庄,不搞现代城市中常见的景观,要突出农村的“阴柔之美”,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助推绿色的农村现代化。制定全国村庄整治工作纲要。到2020年,新增实施30万个村庄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