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针对朋普镇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均衡的实际,着力对示范区道路、水利、设施大棚等基础设施条件进行改善。目前,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核心主干道4.959公里已实现砂石路全线贯通,其他主干道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投资692万元启动的庆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衬砌渠道10.72公里,修建田间干道5.51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已通过省级验收;2014年,新建设施大棚302亩,改造提升150亩,全镇现有设施大棚4122亩。此外,红土地葡萄种植有限公司拟在核心区租地1000亩建果蔬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新增设施大棚面积1000亩。
产业培植逐步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按照弥勒市委、市政府“甘蔗上山,果蔬进镇入坝”的发展思路,采取“宣传动员、土地流转、果蔬引示”等方式,加快果蔬产业发展。目前,示范区内13000亩甘蔗已改种葡萄和蔬菜5510亩,其中,核心区1600亩甘蔗转移了830亩。在产业基地建设方面,通过强化宣传、创建平台、优化服务,引导外来投资者到朋普镇投资发展,释放农业劳动力和就地再就业。2014年,引进红土地葡萄种植有限公司在核心区建设1000亩果蔬基地,目前,完成了600亩的租地工作。海亮生态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拟在庆来村租地1000亩发展大棚蔬菜,现正在做租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设施大棚建设方面,为方便将来企业的生产管理及土地的有效利用,实现高产高效,农民增收致富。2014年示范区计划投入1616.3万元完成4个设施大棚新改建项目。目前,已投资完成1100万元。此外,在畜牧产业方面,该镇围绕做大唐氏特种野鸡养殖和支持昆明华曦物业集团蛋鸡养殖扩大建设规模,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新型主体逐步壮大。一是提升原有经营主体。支持示范区38家公司和合作社,采取改造大棚设施、配套机耕道、调整蔬菜品种等措施,发展提升原有经营主体。二是流转土地促进规模经营。通过耕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全镇共在示范区流转土地6000余亩,并将土地流转收益金按时发放给农户。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朋普镇引进红土地葡萄种植有限公司,建设1000亩果蔬基地,成立弥勒市金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弥勒市金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弥勒市椿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些公司的进入,为示范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动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