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花生3号”成为我国首个通过登记的红皮小?;ㄉ分郑蚱屏宋沂⌒×;ㄉ卟吐?/b>
本报讯(记者 陈云芬) 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含油量红皮小?;ㄉ分帧霸苹ㄉ?号”通过云南省品种登记,成为我国至今唯一通过审定(登记)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去年该品种在砚山种植时打破了我省小?;ㄉ卟吐迹壳耙言谖纳?、临沧、昭通、德宏等产区推广应用,并引入贵州、海南等我国小粒花生产区及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种植。该品种干荚果亩产量达210-240千克,增产增收显著。
红皮小?;ㄉ窃颇细咴厣┎罚彩怯糜诩庸じ咴厣称?、高原特色小?;ㄉ偷脑献魑?。采用品种间有性杂交、一粒传系统选育育种技术,省农科院经作所花生专家符明联课题组以砚山地方花生品种“砚山小红米”为母本、与引进的美国优良花生种质材料“US405”作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选育出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品种“云花生3号”并通过登记,从而成为我国至今唯一通过审定(登记)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霸苹ㄉ?号”鲜食香甜可口,新鲜花生田间收购价较原种植地方品种每千克高0.2-0.5元,企业加工干花生荚果较原种植品种出油率提高3%。其含油量与北方油用花生品种相当,并具有耐瘠、耐旱、抗病等优良特性,产量较原种植地方品种提高15%左右,含油量提高4.5%左右。同时,该品种耐阴性强,适宜套作,已在我省各主要花生产区净作、套作60余万亩,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8月砚山县江那镇子马村“云花生3号”高产栽培示范样板田间测产验收中,配套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连片种植的108.5亩“云花生3号”平均鲜荚果亩产量664千克,折干荚果亩产量312.1千克,较非示范区增产27.1%,实现亩产值3984元,亩增产值达849元,打破了我省小粒花生连片高产纪录,达到小?;ㄉ耘喙诹煜人?。在德宏,“云花生3号”比当地品种亩增产量41.2%,出油率较当地品种提高3.5%。此外,2011年以来“云花生3号”逐步在贵州、海南两省示范推广,普遍较当地生产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增产10-25%。2011年还在缅甸试种成功,每亩收获产量达180千克,比当地花生品种增产近30%。近3年来在缅甸的示范面积达5900亩,带动农民增产22.1万千克,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农业科技合作的品种之一。
专家认为,“云花生3号”的育成和应用,为促进我省花生产业发展,推动高原特色产品加工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