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在哪里
有关资料显示,肉毒梭状杆菌简称肉毒杆菌,它本身是无害的,但是它在厌氧环境中产生的肉毒素(又称肉毒毒素)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物质,不到1微克就可以致人死亡。医学专家指出,其中毒症状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视力模糊、瞳孔散大、语言障碍、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严重者会瘫痪。
对食物具有卫生学意义的检验在于是否检出肉毒素,若只检出肉毒杆菌但未检出肉毒素,不能证明此食物会引起肉毒中毒。对于成人而言,如果只摄入少量肉毒杆菌,身体可以将其自然代谢掉。
如何消毒
肉毒杆菌产生肉毒素需要一定条件,它生长繁殖及产毒的最适宜温度为18到30摄氏度;如果环境太冷或太热,在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55摄氏度时,它不能繁殖也不能产生毒素;如果环境过于酸性或过于碱性,在PH值低于4.5或大于9.0时,它也不能繁殖和产生毒素。
肉毒素特别怕热,通常在75到85摄氏度之间加热30分钟,或是在100摄氏度时加热10分钟,就可以破坏肉毒素。
因此,如果相关乳清蛋白粉在进一步加工过程中经历了高温,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比如使用了这批问题乳清蛋白粉生产饮料的可口可乐公司称,由于生产过程中采用超高温杀菌工艺以及饮料弱酸性的抑制作用,相关饮料产品是安全的。
隐患何在
著名科普人士方舟子就在其微博上指出,一般家庭消毒设备可消灭肉毒杆菌和肉毒素,但杀不死肉毒杆菌芽孢。要杀死肉毒杆菌芽孢,需要在高压下120摄氏度煮半小时才行。
如果奶粉中还有肉毒杆菌芽孢,也可能会导致肉毒素中毒。与成人相比,婴幼儿面临的威胁更大,一方面婴幼儿是奶粉的主要消费人群,另一方面他们的肠道环境还没有发育健全,很容易因摄入肉毒杆菌芽孢导致肉毒素中毒。因此,为保险起见,人们还是应该避免食用与这批“肉毒杆菌”乳清蛋白粉相关的奶粉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