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中国品牌农业发展大会上,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在介绍打造农产品品牌的经验时指出,云南充分利用立体地貌、地质、气候、水源及丰富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打高原牌、走特色路,云南农业呈现出“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利用四张名片,树立品牌形象,云南农业走向了健康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到400多个国家。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趋势,也是云南农业发展的历史选择。在各地专家、企业家的指导和支持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迈上新台阶。
此次中国品牌农业发展大会由农民日报社、山东省农业厅、安徽农业大学、青岛市农委共同主办?;嵋槲啤按笾泄ご笈┮怠ご笳铰浴敝魈猓臀夜执┮灯放苹⒄沟姆较蚝吐肪督芯榻涣骱屠砺厶教?。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指出,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品牌农业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为此,要做好品牌农业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相关政策安排;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各地要找准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品牌宣传;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关系。
与会专家认为,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国品牌农业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大。截至2013年,我国农产品注册商标已达125万件,但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产品品牌还不多,不少品牌还停留在局部地区,跨省区的品牌不多,国际知名品牌更少。尤其是品牌农业的思想体系尚未建立,农业品牌制度体系尚未健全,缺少统一、系统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农产品公用品牌资源还不能得到很好地整合,代表国家形象的农产品品牌不多。
专家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完善评价体系,塑造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要激活农产品品牌发展动力,创立品牌培育和保护机制,建立起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与保护体系。
专家建议,要站在战略层面上加强品牌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按照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全面推进的原则,作出科学规划,指导农产品品牌分类、分层发展。通过创新驱动,把科技、品牌、信誉、经营理念融入到品牌农业之中,以品牌化引领和带动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创立我国农业公用品牌的发展体系,打造代表国家现代农业水平的国家品牌。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由农民日报社、安徽农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品牌农业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