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将转型升级,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选择一批交通条件便利、民族特色浓郁、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自然村,通过每个项目得到不低于100万的省级资金补助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集中资金,重点打造建设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此次建设项目以村民迫切需要并直接受益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为建设重点,内容包括:村内道路硬化、文体体育设施、人畜安全饮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桥涵、村内环卫设施、村容美化亮化和符合群众意愿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力求做到“一村一特”,突出和保持自然村的民族和历史文化特色,使项目建设有亮点、有看点、有特点。
与会领导和专家在听取各县市工作汇报、审阅项目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质询的基础上,形成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审意见。他们认为,各县市根据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项目申报要求,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在充分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对群众积极性高、符合申报条件的村组织编制上报建设项目材料,大多数材料规范完整、符合规定要求。各县市要结合专家提出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体规划,努力推进德宏美丽乡村建设。
据了解,我州自2008年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来,各级财政共筹措和兑现财政奖补资金28185.39万元,引导带动群众和社会资金投入38754.43万元,实施项目1750个,66余万农民直接受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财政直接投入村级公益事业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契机,实现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重大转变;促进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开辟了亿万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形成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创造了农民发展致富的良好条件和机会;搭建了基层政府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为促进基层民主、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