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变
高原农业“响”起来
舌尖上的云南弥漫着花香。
这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带给我们的“感官享受”。
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林辉,利用学校的科研产品,带领几名大学毕业生,在天猫上开了一家“七彩云花旗舰店”,销售鲜花含片、鲜花饼等“云花”产品,年销售额数百万元,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一个“四季飘香”的成功样本。
以前,云南农业不善于做品牌,而是长期满足于“自给自足”,很少想到漫山遍野的生态蔬菜、瓜果、茶叶、野生菇类、保健食品等等,应该覆盖更广阔的地区,让更多人来分享。换句话说,云南人长期以来只为自己耕种,很少想到可以为全国乃至世界,来发展高原生态特色农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萝卜青菜,装筐就卖”的传统销售模式,让云南农业难登“大雅之堂”,时常饱受“丰产”不“丰收”的痛楚。
散装鸡蛋几毛钱一个,云南华曦有机蛋却卖到几块钱,消费者争相购买。公司董事长马迅给出的答案是:安全生态增加了鸡蛋的含金量。“华曦蛋”品牌代表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企业也在“绿色”引领、“特色”支撑中摘取了“云南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桂冠。
有机造就“乌鸡变凤凰”,这样的故事在云岭高原俯拾皆是。
“今年欧洲有一份订单,一公斤出价2000欧元,想订几吨我们的无量雪龙有机绿茶,不过这款茶产量很小,我们只答应供货1吨。”位于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董寨小组的祖祥公司,董事长董祖祥平静地讲述着一笔似乎不可思议的买卖。
正是有机认证,在短短5年时间内,让这家农民茶厂异军突起,成为普洱茶企领头阵营的一匹黑马。
把好山、好水、好空气升华为“高原出品”的绿色精华,与世人分享,这不仅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梦想,也是彩云南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的重头戏。
在“十百千”工程构架下,建设基地支撑体系和食品安全可追溯支撑体系,为“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编织了一张绿色的大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天然食品开发;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休闲、文化、医药、保健、养生等产业融合;聚合茶叶、花卉、高原渔牧、石斛等优势农产品单元打造精品庄园,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增添了绿色的注解。以农产品为重点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产地准出管理制度,“基地在线”、“生产在线”、“监测在线”等新型监管监测方式,将实现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和可追溯,真正把云南打造成为未来全国食品安全的避风港。
遮放贡米、摩尔农庄、蒙自石榴、滇红集团、大益普洱、帝泊洱茶珍、后谷咖啡、易门野生菌、文山三七、昭通天麻、锦苑花卉……“云”字号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响亮崛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以“健康云南”的崭新形象,为更多人所认识。
产业之变
高原农业“强”起来
记者近日到“世界茶仓”临沧采访,冰岛茶的创富故事四处传扬,漫山的核桃正在成为“绿色银行”。但这些绿色财富的推动者、规划者、引领者告诉我们,由于取消了农业税,工业加工尚未形成气候,这些绿色财富富民而不富财政。
“富民不富县”的现实,充分彰显了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建设中的大气魄和坚定决心,体现了沉心静气打基础、努力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的执著和定力。
在建基地、打基础、做品牌的同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开启了新时代,“电商”快车拉动了一度封闭的生态高原。
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进行了顶层设计,果断实施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农业转型升级作出重大部署,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成了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云系”、“滇系”生态产品以绿色的形象逐渐在国内外市场获得青睐。
同时,采取高原特色农产品和生物制品市场营销产业、企业、基地、庄园、产品联盟,国内、国际市场连锁,网上、网下销售联动的方式,让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和生物制品以统一的形象在全国大中城市乃至国外建立销售门店。
从去年起,由政府牵线、农业企业网络直销的举措,开启了高原特色农业走南闯北的“电商时代”。丛山松茸仅“双十一”活动一天销售额就超过4000万元。
除了市场支撑,企业支撑体系也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市场营销的另一个支点。目前,联想集团、新希望集团、中坤投资集团、天士力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汇源果汁、康美药业等大企业集团都已进驻云南,共同寻找绿色财富梦想。云南省还将认真筛选有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竞争实力强的本土农业和生物产业龙头企业,给予集中支持,嫁接出一批大项目和重量级企业,孵化培植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大企业。
通过不懈努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在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中寻找“稳定器”,战胜连年旱灾,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喜人势头。
打“高原牌”,走特色路,高原特色农业以崭新的姿态闪亮登场,云南农业“变形”大戏高潮迭起。“云南农业‘变形’之路,有更深远的意义。”云南“三农”部门的一位官员坦言,通过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构建,可以形成全国聚焦云南、资本聚集云南的热效应,从而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引导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服务人员,最终实现农民变市民的“软着陆”。
云花为什么这样红?云菜为什么这样鲜?云果为什么这样甜?云茶为什么这样香?因为高原特色农业深深植根于云岭高原的蓝天净土,深深浸润于横断山脉的流水清风,深深耕耘于七彩云南的多元风情。
云南农业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特色引领,更加自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如沐春风,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