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富滇银行、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家帮扶单位,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我县很大帮助,为我县加快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发改局相关人员介绍说,在兴边富民工程建设中,通过实施‘3+1’对口帮扶,大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级各部门本着构建和谐社会,认真履行责任,回报社会的宗旨,把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积极与我县对口帮扶。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和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点面兼顾、先重后轻、分步实施、年度推进的要求,科学编制《沧源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工程规划》,明确全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战略、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兴边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明确实施项目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合作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兴边富民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活动,把兴边富民工程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让全社会参与到兴边富民工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兴边富民工程的良好氛围。
在做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借外资外智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该县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兴边富民的主题,以实施“3+1”对口帮扶为载体,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的总要求,坚持以统筹内外、互利双赢、以外促内、加快发展的理念统领兴边富民工程建设全局,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从2004年起争取到省委党校、昆明市商业银行、一汽红塔集团、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富滇银行、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部门的帮扶,帮扶部门结合沧源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发展缓慢的实际,从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助学助教、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帮扶,并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形成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合力,有效促进边境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全力推进“十大工程”,“十项保障”建设,不断加快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产业体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步伐,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自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以来,沧源累计完成投资86.08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工程、扶贫开发工程、产业培育工程等681个项目,覆盖全县6乡4镇、93个村委会(社区),受益群众达18万人。其中,争取到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富滇银行和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帮扶资金达2005万元,帮扶实施项目25个,深入沧源走访调研25次150人。在援建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捐资助学助教、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推进新家园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和医疗服务条件,帮助编制完成《立新至孟定二级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勐董至芒回至上嘎嘎国边防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8条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专业技术培训3期144人次,为沧源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