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期货交易应用广泛,85%的世界农产品价格是由期货价格决定的。在现货交易市场中,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凡需经过批发环节的大都以拍卖方式实现,如荷兰花卉拍卖市场效率之高令人赞叹。
在我国农产品交易中现货交易方式仍占主导位,存在着价格信息不公开、商流与物流不分离等缺陷。积极探索新的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效率已势在必行。逐渐采用拍卖交易、仓单交易、远程合约交易、网络交易、期货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传统现货交易中的暗箱操作,使交易更趋公平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欺诈行为;形成对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权威价格信息。
发展拍卖交易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硬件设施,包括拍卖大厅、电子报价系统等,另一方面还要制定具体的拍卖交易原则,建立农产品的标准质量体系,帮助交易者改革传统的农产品经营习惯,根据拍卖要求对农产品进行分级、整理和包装。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通过采用仓单交易的方式实现现货交易中的商流和物流分离,节约商品实体运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目前,我国的仓单交易仅限于期货交易所。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生产规模小,储备能力差,谈判地位低,采用的是传统现货交易方式,只能被动接受收获季节的较低价格,独自承担价格下降的风险,采用仓单形式进行的农产品现货交易,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提高农产品流通渠道信息化水平
美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先进的农业信息系统,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中间商都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实现产品的有序流通。据统计,美国约有300个信息服务系统可为农户提供农业信息,各种信息咨询公司、农业网站也成为农民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农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农户、农业企业、消费者都可以从这里了解农产品价格变化、市场行情等信息。根据农业网站(directag.com)的数据显示,美国58%的农民拥有个人电脑并掌握上网技术,从事网上交易的农民达16%,农产品网络贸易量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量的8%。
农业信息的丰富和电子商务的发达,为实现规模化、集成化的农产品流通奠定了基础。中国应引进先进的农产品流通技术和管理方法,以信息化为先导,逐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网络化,通过信息系统连接生产、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