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云南省农业厅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其针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点,确立了7项相关的基本制度。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
云南省畜牧局综合处负责人王天喜告诉记者,2000年前后,全国范围内蔬菜水果农残超标,畜禽养殖中因为饲料含有害添加剂、一些管理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下的养殖户,为了降低饲养成本而使用抗生素,而不考虑食用者的安全问题;这些使得食品安全形势严峻。但在国家重视下,各省都狠抓食品安全工作。经过5年多时间,云南食品安全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在各州市主要蔬菜集散市场建立了农残检测点;云南饲料监察所、云南省兽药监察所每年都要对畜禽产品做上千批次的检测,包括重金属是否超标、有没有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含不含抗生素等。
据专家介绍,农产品中含有农残、抗生素等,对消费者身体危害很大。例如在畜禽饲养过程中长期低剂量使用,动物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这种耐药菌可以通过粪便直接污染环境、水、食品,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给人。人如果经常食用这种“有抗食品”,即使消费者没有直接大量服用抗生素,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微生物性感染越来越难以治愈。“提高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是解决畜禽食品安全的根本。”王天喜认为,只有上规模的养殖企业,才会为畜禽创造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让其少生病或不生病;就算生了病,也才能通过专门的检测设备和兽医,把好动物防疫治疗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