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村民正在收辣椒。新化乡阿宝村委会利用热区优势发展反季蔬菜,目前蔬菜种植达716亩。依靠种菜,很多农户去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清明前夕,阿宝村的周平安正准备腾地栽秧,一名外地客商找上门来,以7500元的价格包收他3亩地里的“败辣子”。“我都准备挖掉腾地了。”周平安告诉记者,这半年来,他光卖辣椒就卖了10多万元,没想到临到腾地又多了一笔意外之财。“往年栽谷子,还是这3亩地,年收入只有5000来块。”丰收的喜悦写在周平安黝黑的脸上。
新平县新化乡阿宝村委会与峨山县富良棚、楚雄双柏县相邻,为彝族与山苏人聚居地,原隶属老五斗村委会。因地处偏远,“乡上领导一年也见不着一回”,被村民们喻为“三不管”地带。阿宝村最低海拔680米,绿汁江水逶迤穿过几个寨子,是典型的低热河谷,而新化乡其他村委会多处在高海拔山区,以种植烤烟为主,适合全乡的经济发展思路并不适合阿宝。多年来,阿宝村民靠自己“散打”,虽然气候、水利条件都不错,却没找到脱贫致富的好办法,一直是新平排得上号的贫困村。上世纪90年代初,部分村民试栽西瓜,但因交通不便,一车瓜拉到新平县城要颠簸7个多小时,早烂了一大半,“卖瓜、种瓜都赚不着钱”,村民李明告诉记者。
2011年5月,新平县加强基层党建,阿宝六个小组从老五斗分出来,成立村委会,选配了精干的“两委”班子。随后,县里修通了阿宝到新化、峨山两条公路,大大缩短了阿宝与外界的距离。当年底,乡上组织阿宝党员干部到化念、通海等地考察蔬菜种植,号召党员利用热区资源率先种植反季蔬菜,当年就发展了150亩反季蔬菜。乡政府还请来技术员教农民种菜,把菜贩子引到阿宝,种菜的农民开始见效益。随后,通过一户党员带两户群众,蔬菜种植快速发展起来,到2013年,全村蔬菜面积达716亩。村民罗军去年光卖辣椒、小瓜的收入就有十七八万元,“户均收入10多万元的扒着头都是”,罗军说。
在蔬菜产业渐成规模之际,阿宝村通过种养结合,大力发展黄牛养殖,目前黄牛自繁已到三四百头。在绿汁江水灌溉不到的山地,则引入外地客商种了600多亩葡萄,农民收地租的同时还可就近到葡萄公司打工。“我们村133户人家,去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5773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大部分人家还清了前几年盖房的欠款,一些人家还买了车。”村委会主任李莲芬细数着村里的变化。
罗军今年也买了一辆货车,种菜的同时也做起了贩菜的生意。这天,他拉上老婆孩子,准备上昆明见见世面。“这样的日子,以前连想都没敢想。”罗军一边说,一边发动车,带着全家踏上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