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 捞到了第一桶金
李永林16岁时,由于家庭贫困,就辍学到曲靖学习汽车修理。3年学成出师后,来到曲靖汽车总站修车。由于肯钻研,吃得苦,他很快就成为技术尖子。但是,在一次火灾事故中,他为了抢救修理厂里待修的汽车,被火烧坏了双腿,落下了三级残疾。
伤好后李永林回原单位工作了不久就决定辞职自己干。可他身上仅有800元钱,在租了一间铺面、买了一些修车工具后钱就用完了。好在一位卖汽车配件的朋友很同情他,答应先用后付款。就这样,李永林的大通汽修厂顺利开张,当年获利20万元,6年后李永林已拥有近百万的资产。他凭着过硬的技术和执著捞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果断 改行建起山羊养殖基地
李永林的汽修事业正风生水起时,他为什么要卖掉汽修厂,改行去养羊呢?
李永林告诉记者,4年前,一个朋友说她正在养羊,而且效益十分可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永林想,现在,羊市场一路看好,政府也提倡、扶持,于是他就下了养羊的决心。
李永林带着不干则已,一干就要干出点名堂来的决心,带着妻子四处考察,虚心学习。考察是考察羊的品质、市场前景和环境适应性,学习是学习养殖和防病治病技术。他用了半年时间先后去过省外的广西、贵州和省内的曲靖、石林、建水等地。学成归来的他在灰土寨旁租了10余亩地建起了山羊养殖基地。
一开始,为了减少风险,也为了巩固和提高养殖技术,李永林基地的养殖规模控制在180只以内,而且购买的大都是有病的本地山羊,他一边医治、喂养,一边观察积累经验,养殖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半年后,他开始大量引进努比亚山羊进行养殖。努比亚山羊繁殖率高、生长快、肉质好,很受养殖户欢迎,李永林就挑选体质好的作为种羊出售,体质较弱的作为肉羊养大后供应市场。
感恩 带动他人一起富
2011年6月,李永林注册成立了开远市永林养殖专业合作社。2012年10月,他在拖甲黑村旁租了一座面积为80多亩的荒山,打起围墙种上草,进行生态放养。现在,合作社的养殖规模发展到300多只,资产近700万元。养羊仅4年时间的李永林成了开远市小有名气的养羊专业户。
合作社发展壮大以后,李永林说:“我是一名残疾人,我要为残疾人做点事。”他开始扶持一些愿意养羊的残疾人发展养羊事业。楷甸村母亲身带残疾的农户老张想养羊,但苦于手头没钱。李永林知道此事后,让老张先拿种羊去养,以后再给钱。老张一次就拿了5只去养,李永林亲自上门指导,还帮助防病治病,现在,老张的羊已经发展到30多只,价值10余万元。但是李永林还是没去要种羊钱,他说,等他们有了更大发展再说。2013年,开远市残联将其基地命名为“开远市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
李永林说:“党委、政府对我很支持,各相关部门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我常想,政府对我这么好,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算富。”他开始在合作社推广“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向农户提供种羊,等下了羊羔合作社保证回收,农户想留着养或是自己销售也可以。现在,合作社已发展养殖户30多户。李永林不但扶持本市的养殖户,他养殖的种山羊还销售到文山州,扶持起了一大批养殖专业户。
逐梦 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合作社壮大后,李永林用努比亚山羊种羊与本地山羊进行人工授精试验也取得了成功。他告诉记者,这一试验的成功,改变了以前一只母羊最多产2只小羊的规律,现在经过人工授精,母羊产羊都在3至4只,而且这些杂交后的羊抗病力特别强,肉质也相当好。
“我养的羊不喂饲料,全部都是进行放养。吃山草、喝山泉的羊,肉质更有保障,一定会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李永林自信地说。
2013年,李永林在灰土寨基地办起了“农家乐”,种羊销售给养殖户,肉羊宰杀后就在“农家乐”加工出售,因为他的羊是放养的生态山羊,肉品好,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走进李永林家的“农家乐”,果甜花香的院子里,不时飘出一阵阵羊肉的香味,客人的欢笑声不断。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李永林说,他要做大种羊养殖场,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奔小康。同时,准备建设一座羊产品加工厂,延伸羊肉加工产业链。他还打算大量养殖奶山羊,生产羊奶制品供应市场……念羊经,发羊财。李永林的致富路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