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精准落实政策,让肉牛产业在
哈尼山寨“牛”起来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近年来,墨江县紧紧依托县内资源禀赋,按照“小规模、大群体与适度规模养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精准落实《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普洱市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和《金融支持普洱市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政策,大力推动肉牛产业发展。
一是精准落实“肉牛+保险+信贷”政策。根据养殖户的养殖需求,积极组织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到购牛现场,协助购牛农户办理肉牛保险和贷款,精准落实“一站式服务”。截止目前,共为84户农户成功引进能繁母牛256头;协助购牛农户现场办理肉牛保险84户256头,投保资金17.92万元;共办理肉牛贷款1052.7万元(含规模养殖场),肉牛产业得到了全县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重要产业。
二是依托规模养殖场积极培植牛源。依托县内的规模养殖场,有效保障养殖户的牛源需求,由县肉牛工作专班牵头,组织引进肉牛881头(其中:墨江富云肉牛发展专业合作社引进241头、普洱锦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引进260头、墨江俊豪农牧有限公司引进380头),为全县肉牛产业发展起好步、开好头。
三是全力抓好试点村建设。建成新抚镇班包村、京平村、团田镇岔河村、孟弄乡石龙村4个肉牛养殖示范村。目前,4个试点村共有养牛户454户,存栏4020头(其中:能繁母牛1685头);2021年,为四个试点村39户农户成功引进优质杂交能繁母牛131头。
四是切实用好奖补政策。积极协助企业(养殖户)申报肉牛产业发展奖补资金,2021年,县肉牛工作专班会同县财政局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县级验收组,对建设完成的三个冻改点进行了县级验收。对乡(镇)、养殖场(户)上报的一个重点乡(镇)、三个冻改点、8户76头冻改犊牛申报奖补资金83.8万元。
五是强化宣传全面发动。县级肉牛工作专班组织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深入乡(镇)、村、组全面宣传《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普洱市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和《金融支持普洱市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积极动员群众发展肉牛养殖。截止目前,共组织宣传培训36期1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