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工程”何时休?
根据河口官方的回应,“由于前期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城市空间拥挤,街道狭窄,建筑密度大,该项目已不适应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上级提出把河口打造成为国际化滨江城市的要求”。
河口县住建局副局长刘建雄称,整个项目有一个工作流程,只要能够符合规定的流程、按照审批程序办理,最终通过论证和审查,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最基本的工作就没有问题。刘建雄介绍,河口县最近的两个城市发展规划分别制定于2007年和2012年。
可以看出,“文化景观长廊”项目正是在这两个规划中间实施,此次“改造提升工程”更是紧接着最新的城市规划。对于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修改城市规划的内容,刘建雄解释道:“社会发展的速度、城市功能新的地位,这些发生变化,规划需要作出调整,这是必然的。”
刘建雄称,拆迁补偿将按照购房款1.2倍进行计算,但具体的补偿标准还将开听证会商议。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拆迁和补偿费用预算将达到3亿元左右。
2.7亿元基本打了水漂,如今又要再花费3亿元,记者在采访中最大的疑问是:为什么当初的规划如此短视?城建部门的规划有没有站在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量?如果当初的规划存在问题,是不是要有相关人员接受问责?
有关专家指出,为了扩展城市空间、优化生活环境,政府有规划性地进行城市建设,这无可厚非。但是,任何项目的建设应该遵循城市的总体规划,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还要立足长远,而不是短期行为。
据悉,按照计划,“文化长廊”的拆迁工作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剩余100多套房屋的业主如何做通工作完成拆除,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