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云:记者朋友们,上午好。以“扎实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专题的记者会现在开始。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先生,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先生来到新闻中心,围绕主题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在开始回答记者们提问之前,我们先请韩部长讲两句话。
韩长赋:谢谢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借这个机会,我首先要感谢媒体新闻界的朋友们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昨天,李克强总理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讲农业和农村工作。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了“十连快”,应该说,农业形势好,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我们总的思路和目标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稳粮增收。为此,我们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更加注重资源环境,更加注重科技和人才。要经过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做好工作,我们对此也充满信心。
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王效云:谢谢韩部长,请各位提问的记者,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简单明了。下面我们开始提问。
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请问韩部长,最近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要确保稳定在5.5亿吨以上,这个目标远远低于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粮食自给自足的政策有所改变?今后我国是否会进口更多的粮食?“十连增”之后如何继续持续增产?谢谢。
韩长赋:你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你观察得很深入。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我想用三句话来回答。
第一,我们国家立足国内基本解决粮食的安全问题,这个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这20个字的核心还是立足国内。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而且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方才你讲到,前不久公布的关于食物和营养的纲要,里面确实提出到2020年我们的粮食产量要保证在5.5亿吨以上,但是我想说明的是,这个目标指的是谷物,也就是说小麦、水稻和玉米,而且是一个最低的产量。我们2013年的谷物生产是10855亿斤,还是低于5.5亿吨这个指标的,是个最低确保的产量,并不是说我们就产这些粮食,我们还是要根据我们的需要和我们的能力,来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第二,刚才你讲到,我们是不是要进口很多粮食。这几年我们粮食的进口量确实在增加,但是总量并不大,去年就是1300万吨。我们国家消费在增长,资源又有限,所以我们会适当地利用国际市场。但是我们基本的是要依靠自己。去年的1300万吨只占我们国内消费量的2.4%,而且要是真靠大量进口也靠不上,全世界的粮食贸易量只有6000亿斤,相当于我们产量的一半。大米,我们的第一主粮,全世界的大米贸易量只有700亿斤,相当于我们国内消费量的1/4,他不可能都卖给我们啊,所以我们对此还是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