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财政支农面临的新形势
(一)建设现代农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公共财政面临巨大挑战
根据其他国家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过程的经验和教训,这些国家原有传统农业的比较优势将比工业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下降得更快,留给这些国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把握好战略机遇期,建立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是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节点。如何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使用好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农的一个巨大挑战。
(二)资源环境约束与需求变化双重压力加剧,要求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强,支农政策判断更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长时期连续的高增长使得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都有赖于公共财政加大投入。从中短期来看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矛盾是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变化的不适应。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作物需求相对稳定的同时,需求增长较快的是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这一点在“十一五”时期生猪、蔬菜等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已经鲜明地体现出来?!笆濉笔逼?,财政支农政策应该对这类潜在的深层次矛盾有所预见,在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同时兼顾需求结构变化,增强支农政策的前瞻性,形成政策储备和调控预案。
(三)农业发展更加依赖财政支农政策创新
随着我国农业产量潜能被不断挖掘出来,较长时期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也面临着边际报酬递减的态势,增加投入的效果在逐步消退。在传统的支农政策体系和政策工具组合下,一味地靠财政投入的堆积来推动农业发展越来越不经济。这就需要财政支农不断探索政策创新,以政策创新提升政策绩效。新时期更大规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对财政支农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