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的种子即苦槠果实中的坚果。其种子近圆球形,顶部短尖且被毛,子叶平凸,有涩味。
苦槠是壳斗科锥属乔木,高达 15 米。其在中国主产于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各地,西南地区仅见于四川东部及贵州东北部。常生于海拔 200-1000 米的丘陵、山坡疏或密林中,为低山常绿阔叶林常见树种之一。
苦槠的花期为 4-5 月,果期 10-11 月。其种子的播种繁殖方式如下:10 月采种,将种子浸水后捞出阴干,随即播种或混沙储藏至第二年 2-3 月进行条播,注意将果脐朝下置于土中,并覆土盖草。苦槠种子采后即播的翌春 3 月出土,春播的则在 4-5 月出土,由于苦槠苗木主根粗而须根少,移植常不易成活,故需通过截根移植以促进须根发育。
苦槠种子含有淀粉、卵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用来制作苦槠豆腐等食品。此外,苦槠树体高大,枝叶茂密,具有观赏价值,其木材坚韧致密,可供建筑、家具、农具及机械用材;苦槠的种仁、树皮和叶还可入药,主治泄泻、痢疾、产妇血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