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高可达 10 米,树皮平滑,灰褐色。
叶子:奇数羽状复叶对生,连叶柄长达 45 厘米;小叶 13-17 枚,叶片椭圆形至倒卵形,长 5-10 厘米,宽 3-5 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脉在叶背隆起。
花朵
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密集;花萼佛焰苞状,长约 5 厘米;花冠钟状,一侧膨大,长 3-5 厘米,直径 5-6 厘米,橙红色,中心黄色,有纵皱。
花期 4-5 月,开花时花朵自外围向中心逐渐开放,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极为艳丽。
果实:蒴果,长圆形,长约 20 厘米,直径约 5 厘米,果瓣木质,种子多数,具翅。果期 8-9 月,成熟时果壳开裂,种子弹出。
二、生长习性
光照: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耐旱、耐湿、耐瘠、枝脆不耐风、易移植。
温度:生长适温 23-30℃,10℃以上才能正常生长发育,5℃以下时,叶片会出现寒害症状。
水分:对水分要求不严,但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较好。
土壤:不择土壤,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能适应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
三、分布范
原产于非洲,现广泛栽培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中国广东、福建、台湾、云南(西双版纳)均
观赏价值
火焰木树形优美,整株成塔形或伞形,叶形优雅,四季葱翠美观,花色艳丽如火,花期长,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种。
常用于行道树、庭院树、景观树等,孤植、列植、群植均能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