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耕地数目比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的耕地642.16万公顷(9632.84万亩)减少了了17.77万公顷(266.52万亩),比基于一次调查逐年变更到2008年的耕地607.21万公顷(9108.09万亩)多出17.18万公顷(257.75万亩),这主要是由于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农村税费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使二次调查的数据更加全面、客观、准确。
从耕地质量看,全省耕地中有旱地473.90万公顷(7108.57万亩),占耕地比例高达75.90%,有90.76万公顷(1361.37万亩)耕地(含梯田)位于25度以上陡坡。
从人均耕地看,2009年,全省人均耕地较1996年一次调查时的0.159公顷(2.38亩)有所下降,略高于全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1.52亩),但仍明显低于世界人均耕地0.225公顷(3.38亩)水平。
云南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以2009年12月31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数据调查,全面查清了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掌握了我省各类土地资源家底。
《关于云南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指出,综合考虑全省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我省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同时,建设用地增加虽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但部分地方建设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突出。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在严格控制增量土地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土地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