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洱源县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为确保10天内完成14.5万亩水稻大田栽插所需秧苗, 100多名科技人员已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1个多月。该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员深入到右所镇梅和村水稻育秧现场为群众边讲解关键技术边做示范。
春分节令刚过,洱源县9个镇春耕备耕热潮涌动,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涉农部门强化农技服务,调整种植结构,推进规?;⒄梗┐笤灾置婊吞岣叩ゲ⒅?,确保全年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在洱源头戴草帽的广大农民群众奔忙在田间,翻耕育秧、预整玉米地,修沟打坝,积极投入了蚕豆、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夏粮作物中后期管理。茈碧湖镇北门村杨建清家1亩多小秧已育好,他说:“虽然这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但有了原先种田的好基础,加上现在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粮食逐年增产,水稻亩收700多公斤不成问题”。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全县今年计划大春播种粮食面积28.5万亩,目前以水稻、玉米、马铃薯7片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已落实各镇乡和村社、1.2万亩水稻旱育秧全面结束、6万亩玉米地膜覆盖、5万亩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科技增粮措施物资全部就位。
洱源县采取领导包片,部门包镇乡,科技人员负责村组的包村入户办法,通过租田、借地等方式集中育秧育苗,不但便于管理、提升质量,还能抢抓节令,旱育秧、塑盘育苗、作物间套秧、测土配方施肥等栽培技术得到全面推广,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时跟进,确保田地不撂荒、不抛荒,满栽满插,完成大春播种面积28.5万亩,产量17.14万吨的计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