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白水镇农民对惠民工程质量挑刺—— 工地来了监督员
“你瞧瞧,基础没砌好,挡墙不稳固,摇拎晃荡的怎么行?”“再看看,拌砂浆的水泥都不够。一立方砂浆,最少要用70公斤水泥,你们大概只用了30来公斤。”“不能像这样搞工程,赶紧返工……”在泸西县白水镇红杏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现场,农民监督员的话,像锥子一样尖锐,说得施工者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
2011年3月,经泸西县、白水镇两级党委政府和土地整理项目指挥部决定从当地农民群众中挑选一批责任心强,懂得施工的技术人员组成义务监督员队伍,协助指挥部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成立了一支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义务监督组,开始对工程质量把关“挑刺”。
承担着群众的重托,从履行职责的第一天起,义务监督员们决不让步。“定时不定时地巡视工程,发现问题立即提出来,是我们每个监督员的职责。”“不能让惠民工程变成豆腐渣工程,就算是熟人熟脸,再难听的话,我们也要指出不足。”义务监督员李光云和马思俊说。
今年春节刚过,记者再次来到白水镇红杏、巨木等村,看到一群笑容满面的农民在地里忙碌着,有的在给灯盏花、除虫菊等浇水,有的在给农作物除草、施肥……一派热火朝天的早春农忙景象。几位农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这片土地经过项目建设,真的成了高产稳产田,是人人满意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