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新一轮中低产田地改造内生效益外树形象,五年来,以45个项目为依托,共完成投资5亿元,成功改造中低产田地42.82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有效改善了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扩大了农作物种植范围,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农业农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以罗雄坝子为主的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示范区,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农业耕作目标。
该示范区整合了国土、烟草、水务、农开等部门项目,突破了罗雄镇、板桥镇、大水井乡行政界线,共完成投资2.89亿元,改造21.04万亩,形成了罗平县特有的中低产田地改造核心示范区,基本实现了“地平整、路畅通、渠相连、连片区、成规模”的目标,为农机作业提供了便利。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农业部门的科技培训,进一步带动了农户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上的转变,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实力。
促进土地流转。按照“政府引导、银行信贷、烟草扶持、权属在户、种植在社、集约经营”的原则,积极鼓励农民通过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截至2013年10月,罗雄项目区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2021份,有效流转土地1.7万亩,由54户烟农承包,最多的承包种植1192亩,最小的承包种植74亩,户均种植面积314.8亩,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已有私营种烟大户、滇王老窖酿酒企业进驻项目区,大面积连片种植烤烟、油菜、高粱等经济作物,具有罗平特色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已初具雏形。
农机全程作业基本实现。2013年,罗雄项目区共投入资金4447万元,配置各类农机具72种、2542台,通用机械1798台,专用机械744台,项目区每百亩动力达到37.13千瓦。通过农机专业化的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民应用农机的积极性,整个项目区在油菜收割、装盘播种、剪叶、深耕、旋耕、起垄、移栽、覆膜、植保、中耕培土和烟秆拔除等环节100%实现了机械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