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雄县委、县政府在实施用煤补助的基础上,切实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积极缓解农村能源供需矛盾,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严峻的 能源形势
场坝镇彭家寨村付家沟组农民岳永福是国家沼气项目的受益者,“热天基本不用煤,照明、做饭有保障,生活环境挺卫生。”岳永福这样总结沼气的好处。但在2006年前,岳永福常常为用煤问题发愁。
岳永福用煤烦心,这是镇雄农村能源供应紧张形势的缩影。据镇雄县政协2008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03年以后,镇雄煤炭价格呈几何级数攀升。2008年,煤炭最高坑口价超过400元/吨,局部乡镇煤价甚至超过600元/吨。该报告指出,2007年与2004年相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65元增加到1568元,年均增长10%左右,而煤炭年均涨幅接近50%,不少家庭辛苦一年挣得的钱,还不够买一车煤,不少农村“煤贵如粮”的现象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农村能源供应紧张,已经成为镇雄农村发展的阻力。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沼气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地方党政机关,镇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沼气建设工作,把沼气建设同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紧张的 沼气建设
2008年至2009年,国家下达镇雄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拉动内需新增沼气项目共4批,计划总投资5263.63万元,建设任务包括9000户农村户用沼气、1个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87个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
为确保沼气建设有序推进,2006年项目实施以来,镇雄县委、县政府把沼气建设列入全县重点督查项目,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乡镇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项目实施中,镇雄县农业局能环站按有关政策和程序采购沼气灶具及配套产品,采取集中采购或招投标采购水泥和服务网点所需设备,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补助。针对群众认识不够,怕沼气池不好用等畏难情绪,充分利用媒介、宣传资料、会议等形式加大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实行技术资格准入制,组织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建池施工。实行专业队施工、管理合同制,成立以沼气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县沼气协会,并选拔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担任施工队长,分乡镇成立专业施工队承包建设,施工队实行“包建设、包质量、包建后服务”。建立进度月报、周报、旬报制,加强对建设进度的监测监控。建立用户档案管理制度,制作项目用户档案卡,并经农户签字认可后装书存档。
明显的 项目效益
走进罗坎镇凤翥村小溪坝组村民杨富强家,打开沼气灶开关,蓝莹莹的火苗蹿上来。杨富强指着沼气灶高兴地说:“这东西省心、便宜又干净,也不必再像以前那样为用煤而操心了?!毕钅客度胧褂煤?,明显的效益逐步凸显,日益受到建设户追捧。
据测算,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50立方米,综合考虑生活用能、日常照明及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种植、养殖业,一年可节支增收800-1000元。照此计算,两年间镇雄建成的9000口沼气池,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900万元。同时,广大农村人畜粪便及化肥、农药污染减少,“煮饭满屋烟,粪水满庭院”状况改变,乱砍滥伐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也使沼气效益得到显现,成为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沼气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