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县:实施“三联两包”共同行动 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期,陕西省凤县以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扣“脱贫见成效、干部转作风、发展上水平”的目标,在全县开展联村联户联企包抓贫困村包抓贫困户共同行动(简称“三联两包”共同行动),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坚持“五个明确”定包联。一是明确参与范围。全体县级领导、科级领导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双管单位干部、村(社区)常设干部,全部参与此项活动。二是明确三联对象。全县拟撤并后的66个行政村,户口在本县的农户、居民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均为联系对象。三是明确两包对象。全县现有50个贫困村(撤并后为40个),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均为包抓对象。四是明确包联方式。县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镇、2家企业,包抓1个贫困村、2户贫困户。县级部门各包抓1-2个村;部门主要领导每人联系1家企业。科级领导每人包抓2户以上贫困户、联系8户一般户。一般干部及村、社区常设干部每人包抓1户以上贫困户、联系9户一般户。全县共有98个单位联系66个村、2400余名干部联系17600余户一般户、联系115家企业、包抓40个贫困村、企村结对40对、包抓3186户贫困户9181人。五是明确包联原则。“三联两包”共同行动从2016年起实施,一定五年不变,贫困村脱帽、贫困户脱贫与包抓干部有直接责任。
二、带着“五项任务”去攻坚。一是落实联村任务。协助制定发展规划,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协助村干部争资金、跑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落实联户任务。传党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听民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帮民富,帮助落实增收致富项目;解难题,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三是落实联企任务。以“双千”活动要求为主,开展调查研究,宣传政策法规,征求意见建议,帮助破解难题。四是落实包抓贫困村任务。帮助制定脱贫规划,帮助发展主导产业,帮助实施易地搬迁,帮助实施智力扶贫,帮助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确保到2020年贫困村脱帽。五是落实包抓贫困户任务。帮助制定脱贫计划,帮助培植增收产业,帮助搬迁户解决安居问题,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上学难题,帮助落实救助救济政策,确保贫困户收入增速高于本村平均水平,确保到2017年脱贫。
三、加强“四项措施”强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全县“三联两包”共同行动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组长,4名县级领导担任副组长,9个镇党委书记及10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此项工作。二是建立四项制度。实行到岗签到制。包抓贫困村、贫困户的干部每月至少进村入户1次,其他干部每季度至少入户入企1次,群众、企业有困难随时到位。每次入村入户入企据实填写《凤县“三联两包”共同行动纪实手册》,由农户、企业签字确认。实行承诺公示制。由各单位将干部工作单位、岗位职务、联系方式以及主要任务、个人承诺事项,统一制作成“连心卡”,包抓联系干部发放张贴到户到企。实行月报制度。各单位每月底将有关统计表及书面汇报材料报县“三联办”。实行督查通报制度。县“三联办”联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考核办,坚持专项督查、调研督查、随机抽查干部到岗情况、工作情况,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制定《凤县“三联两包”共同行动管理考核办法》,实行单项考核。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反映好且年度考核优秀的包联干部,优先予以提拔使用或列入科级后备干部。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和干部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群众评价差的单位和干部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凡是发现到岗签到弄虚作假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此项工作考核结果较差的干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四是严肃工作纪律。要求各级干部做到“八不准、三防止”。“八不准”即:不准接受基层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土特产和钱物,不准参与公款消费,不准向基层提不合理的要求,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扰民、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不准歪曲传达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三防止”即: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