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红心猕猴桃向欧盟标准看齐
高大上:一场农业的变革
41岁的李刚原是坝心镇一个矿老板。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后,李刚开始琢磨干点别的,他把目光投向了高原特色农业——种植猕猴桃。李刚是2011年开始发展猕猴桃种植的,品种是从四川一家公司引进的,红心的。但李刚更相信他脚下的这片土地的“神奇”,特殊的土壤、光照、气候条件也许能赋予这里长大的猕猴桃更多意外。当然李刚也是个有心人,这是石屏第一家从土壤、苗木、化肥、地点等严格按照欧盟有机食品申报,以最新理念、最高标准管理的果品生产企业。
在李刚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颗颗猕猴桃树均得到精心护理,为了保证猕猴桃个头大小均匀,要对部分果进行剪修,同时也采用了先进的喷雾浇水施肥技术。
这样的猕猴桃当然好吃,尝一个,清香甘甜,丰盈的桃汁充满整个口腔,完全没有市场上其他品种的猕猴桃的酸涩。李刚介绍,大部分的猕猴桃一个卖到20元人民币,而且全部外销。
当然,这并非李刚猕猴桃果园的终极目标。石屏县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他们正试验猕猴桃树下种草养兔养鸡,集约化利用土地,兔鸡的粪便可成为猕猴桃的肥料,达到立体农业的效果。
红心猕猴桃是石屏继杨梅、柑橘、枇杷、红心火龙果、蓝莓等水果之后的又一个新亮点,年内计划发展3000亩以上,力争尽快突破万亩,实现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石屏还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引进丽基6号马铃薯品种,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种植。这样的马铃薯甚至不用铁锹挖,用手就能刨出来,而且亩产达到三、四吨,并且是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上市,每公斤卖到三元多四元,一亩的收入达到万元以上。2014年,全县种植冬季马铃薯达到了3.42万亩,总产量8.55万吨,总产值2.74亿元。
记者了解到,石屏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战略,以当地名优农产品为重点,逐步扩大认证范围,“石屏大杨梅”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石屏青绵羊品种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志保护名录。培育了云龙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红屏”蔬菜、辣云红食品有限公司的“辣云红”酱菜、石屏大杨梅、石屏豆腐、石屏煎鱼、石屏青绵羊等有影响力的地方品牌。
目前,全县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5家、产品7个,认证面积0.84万亩,认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5家,认证产品7个,认证面积2.9万亩。
而且,在提升老产业的同时,石屏还注重发展新兴产业,以鲜切花洋桔梗为主的花卉产品,以三七、石斛、露水草为主的生物药材产业。2013年,全县种植鲜切花443亩,产值2384.84万元;种植三七4.01万亩,产值1.73亿元;种植石斛360亩,产值1092万元;种植露水草0.4万亩,产值8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