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度的斜坡,逐渐向上铺展,最后连着白云。满坡野草,宛如一块巨大的绿布,静静地铺在坡上。成群野猪,低着头啃食野草,沿着山体缓慢爬行。
坡脚,一片水泥瓦圈舍异常醒目。圈舍一侧,一条小溪从山中涌出,淙淙流出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
这是目前云南最大的野猪养殖户王建龙的野猪养殖基地——镇雄县中屯镇头屯村摆拉沟野猪养殖场。这里养殖的野猪,主要是吃野草、喝山泉长大的,完全是原生态养殖。
1997年至2009年,王建龙在成都军区服役。12年丛林作战特种兵生涯,让小伙喜爱上了野猪并摸索学习了养殖技术。退伍当年,他以依山傍水的老家摆拉沟为起点,开始发展野猪养殖。短短几个月,就建起近千平米的标准圈舍,在圈舍里配置起灭蚊器、温度计、饮水池、自动吸水管以及消毒灯、消毒池等配套设施,建起管理、防疫等规章制度,并花了10万元从东北购进一头种猪和9头母猪,野猪养殖正式上路。
王建龙介绍说:“我的另外一个养殖基地在四川省叙永县,镇雄罗坎、塘房、泼机等乡镇也有零星养殖点,养殖办法就是与他人合作,由我方统一提供仔猪、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对方负责饲养?!敝缸爬钢斜旆侍遄车囊爸?,他高兴地说:“目前全部存栏野猪近800头,其中种猪100余头、商品猪600余头。”
业内人士称这是目前云南最大的野猪养殖户。
南博会上镇雄野猪产品走俏,王建龙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
2010年,王建龙注册成立“亿龙生态野猪养殖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始终严把“三关”。一是“食物关”。野猪每天在野外10小时左右,只能吃野草、饮山泉。回到圈舍后,食物主要有青草、麦草、包谷草、谷糠、白菜、包谷等,其中包谷的比例在5%左右。二是“病害关”。新购野猪必须进行消毒,隔离一个月再归栏。对饲养环境实行“三天一小消、七天一大消、一月一次彻底消”。“一小消”即用消毒液喷洒圈舍地面、通道等;“一大消”即对圈舍地面、通道、墙壁、天花板等进行消毒,全面清洗猪槽;“彻底消”即对圈舍各个角落、通道及周边沟渠、人居环境等进行彻底消毒。所用消毒品有百毒威、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等,主要预防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三是“加工储藏关”。野猪饲养两年出栏后,从屠宰、加工、储藏等环节入手,严格使用加工佐料,食品加工完成后悬挂在通风、无蚊蝇的场所3个月以上方才进入市场。
全生态养殖和严格的生产把关,促使亿龙公司生产的野猪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其主要生产的野猪腊肉、野猪火腿、野猪香肠和“双肾宝”四类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受到热捧。不仅如此,2013年,这些产品还顺利登上首届南博会。期间,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以及云南本土的商家普遍看好这一系列产品,纷纷要求与亿龙公司签约。由于产量不高,王建龙婉拒了商家的请求。尽管如此,他还是非常高兴,毕竟自己的产品通过了商家的法眼和大市场的检验?!氨匦氤浞挚悸且爸淼纳钕靶院吐躺谐⌒枨螅菩性?,把好‘三道关’,否则产品难被消费者认可。” 谈起成功秘诀,王建龙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