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过后,几场大雨不期而遇,大量野生菌破土而出。
凌晨五点多,天还没亮透,家住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委会的李正明和妻子就准备出发了,一个箩筐,一点干粮,他们的工具很简单。今天,他们准备到大山里奋斗一天,对于成果,他们信心满满。
“今年的雨季虽然来得晚,但很实在,几场大雨过后,山上的菌子都出了,希望今天能多找到点菌子,多卖点钱。”这个季节只要一下雨,每次上山,李正明总能捡回满满一背篓的菌子,去年一个雨季,他收入一万多元呢,想想这些,他的步子又加快了许多。
这位40多岁的中年彝族汉子,采摘野生菌已经20多年了,对这座山他太熟悉,哪棵树下长什么菌子他一清二楚。牛肝菌、鸡油菌,不一会儿他的小背篓堆得尖尖的。但他还没有回去的欲望,还有松茸的菌窝没有去,前几天还小,他没有捡,今天去看,果然大小正合适。
野生菌作为一种山珍,以前并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随着野生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往争相品尝,野生菌受到全所未有的热捧,野生菌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在五街镇罗贤生的收购点,前来买卖野生菌的人络绎不绝。
“你这个牛肝菌多少钱一斤?”罗贤生问到。
“100元。”李正明底气十足,今天他很幸运,找到的菌子品质很好,品质好的总能买个好价钱。
“太贵了,80元吧。”罗贤生砍价到。“90元。”“成交。”
“今天卖了300多元,不错、不错。”这位彝家汉子边数钱边高兴地对我们说到。这是他一天的劳动成果,自己劳动得来的总是很值得骄傲。
“这个季节我们基本就是以找菌子为主,其他的农活干的比较少,苦一苦,为孩子挣点钱,让他们在外读书生活能好一点”。李正明的媳妇是一位彝家妇女,作为一位母亲,她的想法很简单、朴实。
傍晚,走近五街镇的村村寨寨,到处可见拾捡野生菌满载而归的村民们,背篓里装满了羊肝菌、青头菌、奶浆菌······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据村民介绍,他们捡菌子多的一天可获利两三百元,一个雨季光野生菌收入就可达上万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华人民靠着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着奇迹,野生菌不仅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天新路子。
“去年,南华县野生菌产量为4237吨,而交易量达到6053吨,周边迪庆、丽江、临沧、西藏等地和楚雄州内出产的牛肝菌、松茸都集中到这里,交易价格比昆明、楚雄市还高。”县林业局副局长许世昌介绍道。去年全县野生菌交易额达到3.56亿元,农民仅此一项增加收入1500元,在主产区,农户野生菌收入占家庭收入的40%至70%。
凌晨五点多,天还没亮透,家住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委会的李正明和妻子就准备出发了,一个箩筐,一点干粮,他们的工具很简单。今天,他们准备到大山里奋斗一天,对于成果,他们信心满满。
“今年的雨季虽然来得晚,但很实在,几场大雨过后,山上的菌子都出了,希望今天能多找到点菌子,多卖点钱。”这个季节只要一下雨,每次上山,李正明总能捡回满满一背篓的菌子,去年一个雨季,他收入一万多元呢,想想这些,他的步子又加快了许多。
这位40多岁的中年彝族汉子,采摘野生菌已经20多年了,对这座山他太熟悉,哪棵树下长什么菌子他一清二楚。牛肝菌、鸡油菌,不一会儿他的小背篓堆得尖尖的。但他还没有回去的欲望,还有松茸的菌窝没有去,前几天还小,他没有捡,今天去看,果然大小正合适。
野生菌作为一种山珍,以前并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随着野生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往争相品尝,野生菌受到全所未有的热捧,野生菌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在五街镇罗贤生的收购点,前来买卖野生菌的人络绎不绝。
“你这个牛肝菌多少钱一斤?”罗贤生问到。
“100元。”李正明底气十足,今天他很幸运,找到的菌子品质很好,品质好的总能买个好价钱。
“太贵了,80元吧。”罗贤生砍价到。“90元。”“成交。”
“今天卖了300多元,不错、不错。”这位彝家汉子边数钱边高兴地对我们说到。这是他一天的劳动成果,自己劳动得来的总是很值得骄傲。
“这个季节我们基本就是以找菌子为主,其他的农活干的比较少,苦一苦,为孩子挣点钱,让他们在外读书生活能好一点”。李正明的媳妇是一位彝家妇女,作为一位母亲,她的想法很简单、朴实。
傍晚,走近五街镇的村村寨寨,到处可见拾捡野生菌满载而归的村民们,背篓里装满了羊肝菌、青头菌、奶浆菌······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据村民介绍,他们捡菌子多的一天可获利两三百元,一个雨季光野生菌收入就可达上万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华人民靠着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着奇迹,野生菌不仅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天新路子。
“去年,南华县野生菌产量为4237吨,而交易量达到6053吨,周边迪庆、丽江、临沧、西藏等地和楚雄州内出产的牛肝菌、松茸都集中到这里,交易价格比昆明、楚雄市还高。”县林业局副局长许世昌介绍道。去年全县野生菌交易额达到3.56亿元,农民仅此一项增加收入1500元,在主产区,农户野生菌收入占家庭收入的40%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