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畜牧业生产持续升温,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目前,高产优质的牧草已成为弥渡农民的新宠,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近年来,弥渡县结合本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等草食性动物的养殖规模,推广农田种草养畜模式,牢牢树立“引草入田,以草换奶、换肉,兴草富农”的畜牧业发展新思路。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初步形成以弥城、新街、红岩为主的奶牛饲养基地和牛街、德苴、苴力为主体的肉牛饲养基地。预计全年奶牛存栏量1.7万头,肉牛饲养量8.9万头,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牧草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农田种植优质牧草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
利用牧草来饲喂各种畜禽,一方面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畜禽肉质质量,另一方面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畜禽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弥渡县种植面积较大的牧草品种是一年生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由于黑麦草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草质柔嫩多汁,各种畜禽均喜食用;紫花苜蓿青草蛋白质含量高达12%,更重要的是含有畜禽生长发育的因子,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减少疾病。因此受到许多养殖户的青睐,已有弥城、新街、红岩三镇建立牧草种植示范点,种植面积超过4500亩。
种植牧草能充分利用边角地、山地、荒芜地和农田的冬闲期进行种植,解决饲料供给问题,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经测算,在弥渡县红岩镇种1hm2粮食平均单产6855kg,按每千克1.2元计算,收入为8226元;种1hm2优质牧草平均单产86445kg,按每千克0.15元计算,收入为12966.75元,种草是种粮收入的157.6%。农田种植1hm2粮食,收入8226元,减去2115元的成本,纯收入为6111元;种植1hm2优质牧草,收入12966.75元,减去2116.65元的成本,纯收入为10850.1元,每公顷种草比种粮增收4739.1元 ,是种粮收入的177.6%。
2010—2013年牧草种植面积达1722.7 hm2,可获鲜草148919t,增加牲畜饲养量10200个黄牛单位(每个黄牛单位年耗14.6t),按一个黄牛单位2000元计算产值,可新增牧业产值20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