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良种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特征和基础,“十一五”以来,在一系列国家农业政策和项目的支持推动下,弥渡县积极推进畜禽种源引进、良种推广、监督检测、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弥渡县以发展高原特色山地畜牧业,以生猪、牛奶、肉牛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弥渡县走出了一条加快家畜品种改良步伐,提高家畜良种率,增加养殖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路子。一是加强牛品捉改良推广体系建设。液氮、冻精生产储运设施设备是开展品种改良工作的基础。自2010年起,全县每年安排10个牛品种改良示范点建设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配种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站点标准化配置。2011年全县又启动实施了畜禽改良冷链体系建设工程,完成了全县8个乡镇冷链体系建设。当年区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改良技术应用水平就得到大幅提高。截止2013年6月底,全县实施牛冻精改良配种11172 头(次),其中:肉牛冻精改良配种5390头次,奶牛冻精改良配种5782头次;累计受胎9532头,其中:肉牛受胎4300头,奶牛受胎5232头;累计产犊牛7939头,其中:肉牛3608头,奶牛4331头。
二是引进生猪新品种,加快推广猪品种改良步伐。今年上半年全县规模场共引进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等良种公猪340头。充分利用农业部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快速扩大良种或良种种群数量。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配种站92个,覆盖8个乡镇,累计生产良种猪精液6 万份,人工授精母猪2.93万窝,受胎率达94%,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6%。三是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为家畜品种改良提供技术保障。加强改良配种员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队伍。开展技术培训,掌握牛改和猪改相关技术操作规程,增强配种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家畜受胎率,并指导养殖户做好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科学养畜水平。上半年,共举办猪人工授精、牛人工冻改技术培训班9次,邀请有丰富经验的老技术员、老专家通过集中授课和分户指导的方式传授良种繁育、生态养殖和疫病防控等技术。建立了一支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业队伍,开展了一系列规范化服务,目前已培育专业技术人员9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