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生性喜温、避风、畏光、怕惊、怕高温,因此建池处要求向阳、避北风、水源方便。另外,池周要留有种植常青树和藤蔓类植物的空间。科学地建好鳝池是黄鳝养殖的基础。一般选用水泥、砖面结构,建成半地下式,大小以6~20立方米为宜,底面以混凝土铺设为好,池深1~1.5米。
为防止黄鳝逃逸,池角一般砌成圆弧形,池檐向内侧伸出。设进排水口和溢水口,进水口一般高出水面30~40厘米;排水口安装在泥层线下,以便把池水全部排出;溢水口一般设在高于泥面20厘米处。排水口和溢水口应设在进水口对侧,并且各水口都要用金属网做好防逃装置。上述工作做好后,还应对水泥池采取脱碱措施,以避免水体中的溶氧减少,酸碱度上升,使黄鳝受害。方法是,在每立方米水体中溶入过磷酸钙肥料1公斤,或酸性磷酸钠20克,浸泡2日后用清水冲洗,然后即可开始下一步工作。
二、布置舒适的底质
某些养殖户往往直接取黑色淤泥铺底,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既不符合黄鳝打洞穴居的习性,又使黄鳝发病几率提高。正确的做法是,在混凝土的基础上还应再分三层。底层是用植物秸秆铺成,一般选择有韧性、透气性好、耐腐蚀性强的粗纤维植物废料,并要求大小搭配,重量比例可为粗大秆∶中型秆∶碎料为5∶3∶2;中层是供黄鳝穴居的较硬黏土层,一般厚度约30~40厘米;最上层便可铺淤泥,厚度为15厘米左右,同时撒上一层薄薄的生石灰,最后注水进行底质消毒。
三、营造生态环境
由于黄鳝喜欢半水半空的洞口,所以鳝池应该有水有陆。这一问题通常用设泥埂来解决。泥埂上窄下宽,底宽40厘米,高度也以40厘米左右为宜。各相邻泥埂之间为相通的泥沟,沟面宽与深都在30厘米左右。注意堆设泥埂时应刮尽底面的软泥。然后可在泥埂上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稻、荸荠之类的经济作物,若有适宜的中草药植物种植更佳。另外,为遮挡日晒,池顶植被可根据鳝池的大小种2~3株葡萄,藤蔓布局以西边密东边略疏为宜。也可种植丝瓜、葫芦等其他藤蔓类来控制光照,特别是遮挡夏天的西晒。这样,便为黄鳝生活创造了一个比较适宜和稳定的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