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选择优良苗种
目前苗种主要有下列来源:首先是从野外直接捕捉。每年的4~10月都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或者利用晚上点灯照明的方法捕捉。这种方法尤其适于初养者采用。其次就是从市场选购。值得一提的是,体色发白无光泽、瘦弱的不能用作鳝种。橙黄色的黄鳝比青灰色的生长速度、增肉倍数都要高,特别是黄斑大的更宜优先选购。同时,要注意苗种规格要基本一致,最好是每公斤20~50尾,规格太小,成活率低,当年还不能上市;规格太大,增肉倍数低,单位净产量不高。投入鳝种前7~10天,每平方米池子用生石灰0.2公斤清塘。放养密度视情况而定:水源充足、鳝种规格小的每平方米可放养3~6公斤;水源不便、鳝种规格大的每平方米可放养2.5~5公斤,同时还可投放占鳝体总重10%的泥鳅混养。
五、科学饲养管理
从自然环境中捕捉来的鳝种,一般不肯吃人工投喂的饲料,必须经过一段驯饲过程,否则会导致养殖失败。驯饲的方法是:黄鳝放养3~4天内先不投饲,然后在黄鳝行动正常后,于晚上开始引食。引食饲料选用黄鳝最喜欢的蚯蚓、河蚌等,用量可为鳝体总重的1%。第二天根据吃食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并稍稍提前投饵时间。由于黄鳝对饵料选择性较强,故在引食成功后,必须在引食饲料中逐渐掺入本地来源广、价格低、适口性好、增肉率高的其他饵料。需要注意的是,人工配置的饲料、动物原料最好煮熟(活饵除外)。投饵地点最后定位于泥埂一端稍稍压平的台面上,投饵时间在能看清黄鳝吃食的傍晚为最佳。一般经过一周左右驯饲工作便会基本完成。
六、严控水质管理
一般情况下春秋每3~5天换水1次,夏季1~2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只可换去1/4~1/2,且进水的温度要尽可能与池水温度一致,温差不要超过3℃?;凰氖奔湟灾形缥?最好是在有阳光的时候换。换水的同时要注意清洗食台和污染的地方。有条件的能保持微流水更好。水质好的表现为黄鳝吃食时会发出“吱吱”声。池内水位要依水温、季节、天气情况而适当调整,一般应控制在6~25厘米范围之内。原则是低温时浅、高温时适当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