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差蔬菜优势初显。剑川气候冷凉,作物生长缓慢,相对热区同季种植的蔬菜晚上市,病虫害少,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通过试验探讨,培植发展了剑川特有的冷凉地区季差蔬菜,并在省、州得到认可。发展春蒜苗、烟后菜、香葱、莴笋、大白菜、春秋青蚕豆、白萝卜等季差蔬菜种植2.5万亩,产值突破9300万元。组建了剑川县蔬菜生产技术协会,今年建成700亩蔬菜大棚,臻福公司等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全县种植香葱5000亩,并认证莴笋、大白萝卜、青蚕豆、春蒜无公害基地980亩。
药材种植强势兴起。剑川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500亩发展到2014年的7万亩,主要栽种续断、灯盏花、附子、重楼、云木香、秦艽等6个品种。引进云南兴瑞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剑川发展玛咖种植及深加工。目前,剑川已有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大户2家,百亩以上种植大户20多家。
沙溪地参独具魅力。沙溪地参由驯化栽培发展到规模种植,通过推广辐射,种植地区由沙溪镇扩展到老君山镇,基地面积稳定在2500亩。从事该产业的车记地参食品厂列入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车记号”商标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其地参产品备受客商青睐。地参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得到立项扶持,彰显了高原生态品牌的魅力。
“双A”芸豆独树一帜。芸豆是剑川县一大名优传统出口创汇产品。目前,全县年种植芸豆面积4万亩,总产达6千吨,初步建成滇西北芸豆、杂豆批发交易市场,有2家芸豆经营龙头企业和数十家个体户经营芸豆。该县在丰登等7个村建设芸豆生产基地3万亩;还与省农科院合作,以大粒丰产为目标在石龙村实施芸豆高产栽培示范300亩,初步选育出优质高产大粒型4个品种,并在全县推广,提高品种产值,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