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位基本情况
2011年7月因政府机构改革,成立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现在有干部职工110人(含临时工29人),局机关设1室7股,下属单位有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县文物管理所、县广播电视台、县广播电视转播台、县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目前9个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有编制数37人,实有乡(镇)农村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5人。全县9个乡(镇)成立了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 2012年我局为9个乡(镇)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配送各种演出设备器材,目前已为21个农村业余演出队配送演出设备器材。
二、 农村文化场所建设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县委、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查考核,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全县农村已形成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居)委员会有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活动室等基本文化设施的格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从2010年,县委、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文化建设资金,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这在普洱市各县(区)是首家,从2011年起,又每年安排5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资金。2012年县委发文出台了《中共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镇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提出了实施意见和工作目标。
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2002年建成1246平方米的1个县级图书馆(总投入130万元)、2006年建成1420平方米的1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总投入200万元),2004年投入52.4万建成和平乡综合文化站,2009年底至2012年投入256万元建成振太乡、古城乡、勐大镇、九甲镇、按板镇、田坝乡、古城乡、恩乐镇综合文化站,投入每个综合文化站3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0万元,省级补助10万元,县级补助2万元,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在2012年实现了全县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每个综合文化站建设规模为框架结构2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其中多功能活动厅110平方米、书刊阅览室40平方米、培训教室80平方米、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40平方米、工作人员管理用房30平方米。2009年—2012年投入277.5万元建成111个村级农家书屋,按照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一名管理员,配送书籍、报刊、杂志种类不少于20种、数量不少于1700册,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碟的标准进行配送。2009年投入70万余元建成县级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2009—2012年投入60万元建成和平乡综合文化站、勐大镇综合文化站、振太乡综合文化站、古城乡综合文化站、九甲镇综合文化站、恩乐镇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10年—2012年投入52.2万元建成87个村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2009年—2012年投入129.6万元建设13个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目前建成9个,剩余4个目前正在建设,有望2013年底建成。每个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筑面积为800㎡。要求建设一块水泥硬化的活动广场,场地内配套1个15米×28米标准篮球场,两张7米×14米简易乒乓球台的场地,两组简易的水泥桌椅;配套建设单柱型成品篮球架,两张2.74米×1.525米×0.76米水泥硬化的简易室外乒乓球台,建设25米×15米的一个标准陀螺场。2010年成立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投入30万元建成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不含房屋建设投入),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县111个村(居)委员会都建有普通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党员电教室、科技室合建)。2009年—2012年我县以“七彩云南农民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工程”为依托,借助“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实施为契机,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我县体育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实施了“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17个;2010年实施了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13个;2011年实施了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13个。2012年实施了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13个,总合计56个,总投入168万元。
三、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及发挥的效益
(一)综合文化站方面。全县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有效解决没有标准、规范综合文化站的现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广大群众可以方便地享受乡(镇)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有推动作用。6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挂农民网络培训学校的牌子,并能按照要求正??古┟裢缢刂式逃嘌倒ぷ?,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方面。111个村(居)委员会农家书屋和87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后,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农业生产科技、卫生健康知识及文化休闲等方面的优秀出版物送进千家万户。每年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调动了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积极性,增强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管好图书、用好图书,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切实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方面?!捌卟试颇先窠∩砘∩枋┕こ獭钡氖凳徊郊涌炝宋蚁匚幕逵∩枋┙ㄉ璧牟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满足我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的现实要求。一是有效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捌卟试颇先窠∩砘∩枋┕こ獭苯ㄉ枋且患罢妹裥模褐诘檬祷荨钡拿裥墓こ?,给广大村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筹资、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二是有效地改善了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条件。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的建成,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传承民族文化体育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村民业余时间的文化体育生活。三是有效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项目建设既改善了环境,又凝集了人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综合文化站建成后,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存在被其它部门挤占、挪用现象,给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带来一定限制。
(二)上级下达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资金和各种文化活动补助经费(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我局已经足额下拨到各乡(镇),部分乡(镇)、村没有全部专款专用,导致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二)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用地困难,目前,乡镇、村组都基本没有集体土地,给项目建设用地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部分农家书屋没有规范上架,没有专人管理,导致成了简单摆设。
(四)9个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人才缺乏,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有的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仅有1名工作人员。
(五)文化活动场所规模过小,文化设施、设备不具备对外接纳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功能。建设规模参差不齐,基础设施、设备相对匮乏,综合功能不强。
(六)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簿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
(六)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簿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
五、对推进和加快全县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县委、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县委、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财政投入力度。建议县委、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加强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文化活动室资金投入力度和设备投入力度。县财政部门应保证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三)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四)建议县委、政府配备村级文化宣传员,落实工作待遇镇沅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