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溪镇:“五优化”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镇按照活动规定要求,结合镇村实际找载体,把握关键环节求实效,优化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让百姓少跑一趟路,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边学边查边改,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初见成效。
该镇地处山高河谷地带,镇党委政府机关驻地和个别村社相距二十多公里,群众到村委会办事或者到镇里办事来回有好几十公里的路程,有时找不到人还得多跑好多趟冤枉路。比如:该镇源胜村刹水坝社的群众去村委会办事比到镇里的路程还要远几倍。在边学边改过程中,该镇发现在服务群众上或多或少存在服务方式不优、平台不高、机制不新、拖沓慢作为、效果不佳等问题。根据特殊镇情,该镇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村干部提等方式广泛征集在服务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在充分调研和梳理意见的基础上,把实现为民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作为解决该镇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抓手,优化五项措施,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优化服务场所。改建一间服务大厅,在镇政府办公大楼一楼把原来的几间办公室通过改建成约100余平方的集中办公室场所;购置一批办公设备,统一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用品,增设一套便民设施,设立咨询服务台、摆放了方便群众就坐的坐椅、饮水机等便民服务设施;打造一个舒适的服务环境,通过改建,形成了柜台式、窗口式、敞开式为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为前来办事的群众营造了温馨舒适的环境,解决了“镇、村两级联合办公”场所紧张问题;完善一批分中心,由镇里为各村级服务分中心统一配备办公设备,统一制作了值班公示牌,公布值班人员电话,完善村级服务机制,确保为民服务不滞后不拖沓。二是优化服务机制。清理一批制度,对为民服务中心原有的制度进行了集中清理,重新讨论制定工作制度;完善一批制度,建立了岗位责任制、AB角工作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新制度体现既实用又管用。三是优化服务方式。从林业、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抽业务骨干到服务大厅上班,赶集天各村副主任带公章到镇为民服务大厅集中上班,实行“镇村两级”联合办公。广泛开展“阳光服务”,相互监督服务,使镇村干部权力公开化、透明化,杜绝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坚持群众自办与代办相结合,做到了小事不出大厅门自办,大事由镇工作人员代办,确保让群众不出门把事情办好,实现了为民服务中心以确保中心正常运转。四是优化服务程序。制作服务流程图,将所有部门服务事项、服务单位、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等通过工作流程公开。公布服务人员职务、姓名、服务电话;简化办事程序,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五是优化服务作风。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暖语问候、一腔热情接待、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要时刻绷紧“服务弦”,弹好“服务调”。加强教育管理,督促工作人员开展学习,认真查找为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坚决杜绝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及“三难”等现象发生。设立监督岗,安装监督电话1部和意见箱1个,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注重考核,坚持日??己擞肽曛湛己讼嘟岷?,对被群众举报反映有服务态度不好、语言粗暴、方式不优、慢作为、态度冷漠等现象经核实的,取消评先选优,在全镇范围内通报,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
该镇坚持边学边改,以学习成果推动创建为民服务示范窗口,促进为民服务作风的根本转变,让群众在这里感到温馨,对干部多一份信任,少一分抱怨。该镇为民服务中心启动服务以来,为群众办理事项共210余件,当日办结率达98%,群众满意率达100%,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