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示范村将实现“山水田园一幅画”。记者黄河清摄
1月下旬,2014年昆明市3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根据昆明市该项建设实施意见,2014年,全市建设3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市委、市政府要求,建设过程中要改造提升民居民房,顺山顺水、依山就势、修旧如旧,防止生搬硬套、千村一面、大拆大建。
2015年建成昆石高速、老昆石路、昆武高速、昆禄路、昆曲高速、嵩待高速、轿子雪山旅游专线、安宁八街河和螳螂川等9条沿路沿河美丽乡村示范带;2018年,全市40%以上的中心村、特色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100%的村庄环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今年3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将按照“村村优美、户户整洁、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实现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规划科学形态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宜居宜业宜游的“三清四美三宜”美丽乡村。
对今年开局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昆明市委、市政府作了八点要求:一要坚持规划领先,一张蓝图指导建设一个村,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二要抓好基础设施,改善村庄的水、电、路、气等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三要改造提升民居民房,顺山顺水、依山就势、修旧如旧,防止生搬硬套、千村一面、大拆大建;四要培育优势产业,结合当地实际,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畜则畜、宜花则花、宜游则游,提高人民群众收入;五要彻底整治脏乱差,全面整治乱搭乱建、污水横流等现象,清除粪草堆、粪便堆、垃圾堆、土石堆等堆放杂物,改善人居环境;六要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七要坚持群众自愿、以点带面,打造示范点、示范带,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带动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建设美丽乡村;八要加强组织领导,有领导、有队伍、有人员去落实,与“四群”教育活动、幸福乡村、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抓好落实。
对今年开局的昆明市美丽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部署:确保每个示范村至少有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挂钩、一个企业帮规帮扶、一名指导员驻村、一定专项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市财政保障每年从土地出让收入提取4%的资金中计提1亿元,专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县(市)区也要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提足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市级每年整合的涉农项目资金50%以上要重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和促进房地产、建筑施工、旅游文化企业,帮规帮建美丽乡村,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涉及的各种税收即征即返;鼓励和促进各类工商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市县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适当补助;开展昆明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从2014年起,每年评选10个昆明最美乡村,推荐参与云南、中国最美乡村评选,对评选的最美乡村实行动态管理。(苏晓宏 王密)
措施解读
整治“四乱”
改善农村环境
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开局的昆明市美丽乡村建设,昆明市各有关部门和县区市将整治“四乱”,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作为重要建设内容。
即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全面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抛乱扔、乱贴乱画“四乱”。清理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整治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和畜禽棚舍,清除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土石堆等堆放杂物,修缮残垣断壁,刷新住宅外墙,消除乱贴乱画和外墙风蚀斑驳现象。力争示范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合理设置村内公共厕所,推进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力争示范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同时,还要建设村庄标准化集中养殖小区,实现人畜分离。突出治理水体环境,打造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大力绿化村庄庭院,按照“乔灌搭配、高低错落、针阔混交、见缝插绿、露土栽花”的原则,大力开展村庄住宅、庭院、水、河流、沟渠、道路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示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努力建设成为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飘香、冬天花红树绿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