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凤县书写的“凤凰传奇”
——凤县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通讯员:凤县县委宣传部 赵正卿)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魏巍大秦岭腹地有一个因美丽的凤凰而得名的县——凤县,曾一度时期跃居陕西省“十强县”,然而长期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80%以上来自矿山企业的凤县,秦岭重点保护区内38户矿业权全部退出,矿山企业关停达2/3以上,大量矿山企业工人面临失业,全县经济断崖式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还要化解历史性债务;加之庚子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40年不遇的“8·16”洪灾,更是雪上加霜。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重重困难、道道难关、多重压力面前,凤县人不气馁、不退缩,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487元和13134元,同比增长6%、7%。在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不简单的2020年,凤县却划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完美曲线图,书写了一段载入史册的“凤凰传奇”。
这份“成绩单”背后,到底有什么制胜“密码”?答案就是——“走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多年前,历届县委、县政府就预计到“靠山吃山”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于是一个“变”字应运而生。思路一变天地宽。话说2020年,凤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坚持绿色发展,聚力转型突破”的总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升、全面进步,为“十三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这一年,凤县各级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逆境困境中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这一年,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新型工业加快发展,“三园区五基地”加快推进,天一生物医药健康品基地、汉和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二期项目启动实施,无纺布生产线、超顺铸业特种装备配件机械加工项目竣工投产,加气混凝土砌块、林麝颗粒饲料加工等项目即将建成,陶瓷胚料生产线已安装到位……旅游品牌形象持续提升,成功跻身陕西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2020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航天六院旧址入选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业转型效果显现,林麝养殖规模达到1.9万头,中蜂、食用菌规模位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这一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1天,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凤县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域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工作榜首;入选首批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入围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提名推荐。
这一年,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作为地处陕甘两省三市交界的凤县,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实现了零输入、零感染、零病例“三个零”目标,牢牢守住了宝鸡市西南大门。
这一年,复工复产全市领先。全面落实“八个严格落实、六个到位”要求,2月底全县24户规上企业全部恢复生产,4月底64户“五上”企业全部复工。
这一年,抗洪抢险保障人民安全。“8·16”洪灾后,当天抢通了316国道、双唐红公路等重要路段,28小时内通信基本恢复,6天内抢通了水毁严重的219省道,15天内全县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4个月内基本完成145条水毁道路修复,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

这一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剩余594户716名贫困人口全部达标脱贫,全县5159户151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四不一有”就业服务、“云医生”诊疗服务等创新做法被全市推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受到国家评估检查组充分肯定。
这一年,民生保障惠民利民。太凤高速、汉坪高速建成通车,秦岭天台山特长隧道全线贯通,酒奠梁隧道、柴关岭隧道引线工程启动实施,月亮湾隧道建成通车;县幼儿园、留凤关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县医院医技楼、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加快推进;县城第二供水项目启动实施,建成了4个镇集中供水工程,高标准通过省级节水型社会创建验收。

这一年,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各级干部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的三昧真火中淬炼出了特别能攻坚、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讲政治、敢担当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流,凝聚起了攻坚拔寨的强大合力。

——凤县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通讯员:凤县县委宣传部 赵正卿)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魏巍大秦岭腹地有一个因美丽的凤凰而得名的县——凤县,曾一度时期跃居陕西省“十强县”,然而长期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80%以上来自矿山企业的凤县,秦岭重点保护区内38户矿业权全部退出,矿山企业关停达2/3以上,大量矿山企业工人面临失业,全县经济断崖式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还要化解历史性债务;加之庚子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40年不遇的“8·16”洪灾,更是雪上加霜。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重重困难、道道难关、多重压力面前,凤县人不气馁、不退缩,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487元和13134元,同比增长6%、7%。在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不简单的2020年,凤县却划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完美曲线图,书写了一段载入史册的“凤凰传奇”。
这份“成绩单”背后,到底有什么制胜“密码”?答案就是——“走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多年前,历届县委、县政府就预计到“靠山吃山”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于是一个“变”字应运而生。思路一变天地宽。话说2020年,凤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坚持绿色发展,聚力转型突破”的总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升、全面进步,为“十三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这一年,凤县各级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逆境困境中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这一年,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新型工业加快发展,“三园区五基地”加快推进,天一生物医药健康品基地、汉和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二期项目启动实施,无纺布生产线、超顺铸业特种装备配件机械加工项目竣工投产,加气混凝土砌块、林麝颗粒饲料加工等项目即将建成,陶瓷胚料生产线已安装到位……旅游品牌形象持续提升,成功跻身陕西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2020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航天六院旧址入选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业转型效果显现,林麝养殖规模达到1.9万头,中蜂、食用菌规模位居全市前列,成功创建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这一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1天,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凤县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域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工作榜首;入选首批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入围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提名推荐。
这一年,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作为地处陕甘两省三市交界的凤县,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实现了零输入、零感染、零病例“三个零”目标,牢牢守住了宝鸡市西南大门。
这一年,复工复产全市领先。全面落实“八个严格落实、六个到位”要求,2月底全县24户规上企业全部恢复生产,4月底64户“五上”企业全部复工。
这一年,抗洪抢险保障人民安全。“8·16”洪灾后,当天抢通了316国道、双唐红公路等重要路段,28小时内通信基本恢复,6天内抢通了水毁严重的219省道,15天内全县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4个月内基本完成145条水毁道路修复,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

这一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剩余594户716名贫困人口全部达标脱贫,全县5159户151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四不一有”就业服务、“云医生”诊疗服务等创新做法被全市推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受到国家评估检查组充分肯定。
这一年,民生保障惠民利民。太凤高速、汉坪高速建成通车,秦岭天台山特长隧道全线贯通,酒奠梁隧道、柴关岭隧道引线工程启动实施,月亮湾隧道建成通车;县幼儿园、留凤关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县医院医技楼、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加快推进;县城第二供水项目启动实施,建成了4个镇集中供水工程,高标准通过省级节水型社会创建验收。

这一年,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各级干部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的三昧真火中淬炼出了特别能攻坚、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讲政治、敢担当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流,凝聚起了攻坚拔寨的强大合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0已成为过去,2021蓝图已经绘就。凤县正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聚力绿色转型,奋力追赶超越”的总目标,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奋力谱写凤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