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新家园
从红河县城出发,沿着红南公路行驶5公里,就到了齐心村。还未走进村里便听到挖掘机声轰轰隆隆,打桩声、砌墙声叮叮当当。在这热闹的“建设进行曲”伴奏下,一栋栋具有哈尼族特色的民居初具雏形,整齐排列在路边的缓坡上。
齐心村新房的主人来自红河县阿扎河乡的14个自然村。这些村子平均海拔在1700米以上,交通不便,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村民居住的土坯房大多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很低。
今年5月,乘着“美丽家园”行动的春风,阿扎河乡260户居民被列为搬迁重建对象。一个月后,带着群众对新居的期盼,齐心村新居破土动工。“我们与承建方商谈实行包干价,151平方米房子的造价压低到17.5万元。村民实际只需支付9万元,其余部分由政府补助,最大限度降低老百姓的负担。”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潘崇寺告诉记者。
“我们真是赶上好时候了。”走在新村12米宽的主干道上,阿扎河村委会大田村民许斗殴感叹不已。自从被村民们推选为项目建设理事会成员后,许斗殴每隔一两天就要来工地转一转,回去向大家通报新家建设情况。
“村里盖起了学校,娃娃们上学再也不用走山路了。”许斗殴喜滋滋地说,“我们还要在村里建养老服务中心、卫生院、超市、文化活动室、农贸市场;村头要盖一座大广场;村中央是坝塘和水体景观,等绿化树全部种上,就更好看了。”
“生活环境改善了,产业发展更要跟上。”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王灿介绍,从前,由于地处高寒山区,村民人均只有三四分地,且农作物产量低,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实施搬迁后,齐心村后的96亩土地将开辟为菜园、畜圈。离村3公里外的1300亩国有荒山也将划分给村民,用来种植甘蔗、木薯、玉米、芒果等作物。
“随哈尼梯田旅游的开发,这里还能给往来的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土特产售卖等服务,出去务工也方便得多。”建设工期过半,许斗殴和许多村民已经在谋划今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