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水稻收割季节,在会泽县娜姑等水稻产区,一台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活跃在田间,水稻被整株“吞”下去,稻草和稻谷分离后“吐”出来,装成一袋袋的直接被农民运回家。
“栽秧栽得手僵,打谷打得心慌”,这是多年来该县传统水稻种植的真实写照。为解决水稻生产中劳动力短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该县农业局结合本县地域及水稻生产实际,积极引进水稻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微耕机等进行示范推广,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时间从事其他产业,增加个人收入,还实现节本增效。据统计,传统方式请工收割水稻每亩需资金500元左右,引进机收后,每亩只需240元,亩节支增收260元,而且收割速度快,每亩只需30多分钟,还降低人工收获损失率。按全县种植水稻面积7万余亩,机插面积1000亩,机收面积1万亩计算,可实现节本增效2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