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高源特色农业
为全面推动和平镇经济跨越发展,全力实施“生态之乡、绿色之乡、旅游之乡”发展战略,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4+5+1”产业发展模式,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镇沅县和平镇今后经济产业发展思路及方向。围绕实现“生态小镇”的目标,牢固树立“生态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立足和平镇域资源优势,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为重点,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个责任领导、一套扶持政策”的思路和“助农增收,致富还贷”的行动要求,认真落实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持之以恒地推进烤烟、畜牧、核桃、茶叶、竹子、冬农开发、旅游等产业发展,推动全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
一是做大畜牧产业。继续以“优化畜禽结构,区域布局”的原则,按照“大户带动,群体起步”发展模式,重点扶持专业村组、养殖大户,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山羊、生态鸡等畜禽养殖,积极推广种草养畜和林下养殖。到2016年建成肉猪生产基地1个,发展1个肉牛规模养殖示范点, 1个特色规模养殖示范点,3个禽类规模养殖示范点,3个黑山羊养殖示范点,能繁母羊存栏200头以上的种羊场1个。到2016年力争畜牧业产值达1亿元,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二是做强林产业。坚持走生态林业与经济林业的道路和“改造、发展、提高、增效”的林产业发展方针,发展好泡核桃、茶叶、思茅松、魔芋、竹子种植;引导农户转变重栽轻管现象,实现林产业良种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和种植生态化。到2016年,力争林果种植面积达到核桃46000亩、茶叶10000亩、竹子2000亩、思茅松4000亩、魔芋2000亩,实现林产值4000万,增加值3000万元。
三是做精冬农开发产业。做好土地利用规划,采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合理种植,引进外地优质高产品种,加大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加大冬辣椒、冬玉米、无筋豆、蔬菜、马铃薯等种植面积。力争每年发展种植冬辣椒 500亩、冬玉米500亩、无筋四季豆500亩、大棚蔬菜500亩、马铃薯500亩。
四是做优烤烟产业。抓实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烤烟生产奖惩措施,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推进烟叶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力争到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1万担。
五是做活旅游产业。围绕打造“滇金旅游小镇”的目标,强化旅游宣传推介、招商和营销,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规范行业管理,力争建成“黄金工艺展示一条街道、特色小吃一条街、农特产品一条街、民族文化一条街、商贸旅游一条街”,使第三产业增加值明显提高,更加突显镇沅东部旅游环线中转站的地位和作用。